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尔街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在特朗普政府2025年通过的OBBBA减税法案(即所谓的“大而美”法案)将从2026年开始强劲推动经济增长效应,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物价上扬最终被证实为暂时性的通胀扰动直至短期通胀逐渐消散,以及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们围绕AI算力基础设施为核心的AI数据中心建设进程如火如荼,将共同带动美国经济在2026年呈现出“金发姑娘式的软着陆”的这一温和增长宏观环境。
大摩宏观分析师团队表示,预计2025年美国实际GDP同比增长1.6%(当年四季度的实际GDP相对上一年四季度的增速),预计2026年实际GDP同比增1.8%,以及2027年有望同比增长2%,按照大摩的最新展望,这些实际GDP增速预期意味着美国经济终将实现美联储官员们心心念念的美国经济金发姑娘式软着陆蓝图。
![]()
美国政府停摆以前出炉的2025年各项经济数据其实也显示出金发姑娘前景,虽然非农就业市场陷入疲软境地,但是2025年1月到8月份的多组消费者支出上行+PCE符合预期曲线+GDP上修的经济数据组合,确实提高了“金发姑娘”宏观情境的主观概率:即增长不弱、通胀不过热、市场预期更“偏向降息”的低利率轨迹。这也是为何此前强劲的美国GDP数据、零售销售额数据以及近期的一份超预期的消费者支出、波澜不惊的PCE公布后,市场对于美国经济重返金发姑娘宏观环境的预期升温。
所谓“金发姑娘”(Goldilocks)式美国宏观经济环境,即指代美国经济不冷不热、刚刚好,维持GDP与消费者支出适度“温和增长”和长期稳定的“温和通胀趋势”,与此同时基准利率位于下行轨迹。整体而言,大摩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6年逐步走出高度不确定状态,回到“温和增长”的这一积极轨道。
大摩宏观分析师团队表示,2025年是关税政策、移民收紧,以及特朗普政府主导的减税与财政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OBBBA)从出台到密集获得执行的一年,分析师们预计从2026–2027年,各项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大框架基本尘埃落定,美国经济的重心从“政策扰动”转向企业和家庭如何在“大而美”法案的减税+特朗普政府刺激消费者信心回暖的大环境下调整支出。
对于货币政策与利率路径的预测方面,大摩认为美联储在2025年已开始“风险管理式降息”,大摩预计2025年共降息 3×25bp(即10-12月连续降息3次,每次25基点),2026年有望再降2×25bp(预计1月和4月每次降息25基点),预计联邦基金利率终端区间约3.0–3.25%,并在2026–2027年维持在这一中性利率附近。
此外,对于2026年美国股票市场长期前景,大摩股票策略师团队表示,将2026年定义为“风险重启之年”(The Year of Risk Reboot),市场焦点将从宏观转向微观层面。罕见的财政刺激、货币刺激以及监管宽松“政策三重奏”与史无前例的AI投资周期形成共振,将驱动美国企业盈利强劲增长,推动美股基准指数——标普500指数升至7800点。相比之下,周一标普500指数收于6672.41点位。
大摩强调,这种财政、货币和监管政策在经济非衰退期同时以顺周期方式发力的组合极为罕见,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还要追溯到1980年代末期。这种独特的“政策红利组合”将为股票等风险市场注入强心剂,使投资者们能够更专注于企业盈利以及AI投资等企业微观基本面。
消费支出在2026年上半年预计将被关税“拖累”,下半年开启逐步修复进程
在大摩看来,预计2026年美国消费支出增速趋缓但不崩、投资由AI独领风骚、净出口大体不帮忙也不碍事——即三驾马车合力拉出大约 1.8%的2026年美国经济温和增长。
![]()
大摩宏观分析师团队预计2026年将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的尾声 + “大而美”政策东风来袭的关键时间点。大摩预计2026上半年关税成本继续往消费终端传导,2025年加征并进一步范围扩大的关税(包括对部分严重依赖中国的进口产品及更广泛进口)并不是“一步到位”,因此很多美国企业2025年先自己消化一部分成本,到2025 Q4–2026上半年才陆续通过提价转嫁给消费者。
这种延迟传导带来的2026年上半年经济结果可能就是:名义消费看着还行,但实际购买力被侵蚀,美国消费者们的真实消费意愿偏弱,尤其是在中低收入群体中最为明显。
对于2026年下半年,大摩表示,三股重大力量将合力托住占据美国GDP测算权重约60%的“消费支出”项的下限,主要的驱动因素为“大而美”(OBBBA)减税、财政支出法案开始更明显地落地。对于非农劳动力市场而言,大摩认为这种“低招低裁”的劳动力市场疲软均衡将会贯穿2026年,直到关税政策相关的影响完全被消化。
拖住消费的三股力量分别为:1)通胀缓慢回落+利率下行,大摩预判关税带来的暂时通胀效应将在下半年逐渐消散,叠加美联储在 2025–2026年进行了多次“预防式”降息,终端利率大概率将落在大约3.0–3.25%区间,对利息支出算是“从高压变成偏紧但可承受”,叠加通胀可能显著放缓开始推动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增长,而随着美国股票市场继续创新高,富裕群体在他们强劲股票财富支撑之下则有望延续近年来的强劲支出步伐。
2)“大而美”(OBBBA)财政支出开始更明显地落地,大摩表示,尤其是AI基建、制造业补贴,以及部分针对企业主的大幅减税,对就业与低收入群体收入形成强劲提振。虽然“大而美”(OBBBA)法案有可能刺激通胀卷土重来,但是对于美国经济的利远大于弊端,尤其是对于债市而言堪称灾难的“大规模赤字”将会在未来几年继续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一大特征。
3)资产价格红利与高收入家庭消费持续强劲,大摩表示,高收入家庭在股市、房市里的名义财富仍然在不断累计,这一群体的消费支出对整体数据的支撑继续远大于中低收入群体,若美股表现持续领跑全球,这种资产红利有望推动美国经济实现更加强劲增长。
![]()
AI投资高歌猛进,非AI先拖后腿再慢慢修复
大摩在分解2025年上半年投资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强调AI相关的投资总体呈现出正贡献,但是所有非AI投资对于美国经济GDP增长数据是严重“拖后腿”。对于2026年到2027年,大摩宏观分析师团队对于非AI投资并不乐观,强调2026-2027年非AI投资将从拖累美国GDP增速迈向“缓慢修复正贡献”。尤其是非住宅固定投资会在 2026 年下半年到 2027 年 逐步加速,凸显出那些被周期性压抑的业务投资类别将开启显著恢复轨迹。
这里的AI投资主要指代的是微软、谷歌以及Meta和亚马逊等科技巨擘们所主导的AI数据中心建设(涵盖软件系统、AI GPU/ASIC/CPU等算力基础设施以及核电系统、机房电源系统、液体冷却基础设施等等)。
大摩表示,预计2026–2027年,与AI数据中心相关联的软件、AI算力基础设施以及核电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广泛AI投资,每年将为美国GDP增速贡献约0.4个百分点,约占美国整体GDP经济增长的大约20%。
但是大摩强调,在国民经济核算上,因为大量高端硬件是来自于进口途径,因此扣除进口后,巨额AI投资对2026年实际GDP的净贡献明显小于企业预算报告上的“资金有多庞大”。
此外,大摩在“生产率专题”中假设:到2027年,AI可额外拉升美国潜在生产率大约25–35bp(基准生产率扩张),乐观牛市情景可达40–50bp。
无论如何,大摩表示,在投资这驾马车里,AI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引擎,但很多马力“漏”在了进口那一项细则中。大摩表示,对2026年美国GDP中的投资项来说,AI在台上独舞,非AI在舞台边缘慢慢往里挪。
![]()
大摩还提到,“大而美”法案(OBBBA)和此前的基础设施法案为美国公共投资提供了比较稳定的支撑,因此“公共投资”对2026年的美国GDP中的“整体投资增长”也将有显著正贡献。
![]()
净出口:关税阴影下,“不拖太多后腿”就是胜利
GDP的第三驾马车——出口/净出口,在大摩这份展望里的角色可以概括为:谈不上拉车,关键别拖太多后腿就算万幸。
大摩预计2026年美国出口项整体增速略高于2025年,但整体不算很强,大致在2%左右(4Q/4Q);其中,高端资本品(包括部分与AI密切相关的核心基础设备与应用软件)、服务出口(知识产权收入等)表现相对其他出口项目好一些。
大摩强调,虽然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力将逐渐衰退,但是2026年全球贸易不确定仍在,尤其是以下三大核心不确定性:2026年将迎来 USMCA(美墨加协定)重新评估;围绕 IEEPA 的关税问题还要看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政治上的保护主义情绪浓厚,虽然基准情景不是全面贸易战重演,但摩擦和小范围的加征/报复关税仍是常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