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风风木木
前言
国际小学的一堂抗日战争语文课,竟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一位有中日混血家庭的中国籍妈妈,就因为听说老师讲了侵华日军屠杀、奴役中国军民的史实后,直接举报了学校。
![]()
她的理由是,老师这是在 “制造民族仇恨”“挑动民族对立”,自己的混血女儿可能会在学校被同学歧视。
这事经博主在社交平台曝光后—— 相关博文点赞超 12.8 万,评论转发几千条,话题还冲上热搜第二。
![]()
一、舆论发酵
事件发酵后,网上有条说老师 “不配当老师” 的评论,居然有四千多个赞,这本身就够让人琢磨的。
![]()
同时反驳这种观点时,也不少人又走了极端:有人骂家长 “嫁日本人忘本”,甚至喊着 “取消她国籍”。
还有人把这事上升到中日 “血海深仇”,质问日本政府为啥不道歉、还参拜靖国神社。
![]()
也有人担忧这样一闹她的孩子怎么在学校待得下去,说孩子是无辜的。
![]()
从老师角度看,只是在尽本分。
讲南京大屠杀、731 部队的暴行,这些都是有凭有据的史实,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要求。
![]()
二、真相被层层扭曲
历史事实本身是冷冰冰的、客观的,但传播和接收的时候,总会被各种 “认知滤镜” 搞变形。
这次事件里,好几层滤镜同时在起作用。
最外面一层,是日本社会长期存在的历史修正主义。
他们的教科书里,曾把 “侵略” 改成 “进入”,把 “南京大屠杀” 淡成 “南京事件”。
这种回避、甚至不认历史罪责的态度,营造出一种微妙的认知环境。
![]()
就像日本老师平井美津子,因为坚持讲南京大屠杀,常年被右翼攻击,这种外部环境难免会影响一些跨国家庭的想法。
咱们内部也有滤镜,比如网上有些信息本身就不准,像 “人体含水量 78% 源于日军实验”,后来被证实是误读,还有些数据没权威依据。
这些错误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历史教育的严肃性和说服力。
![]()
那怎么打破这些?最管用的还是铁证。
就像最近公布的 731 部队《身上申告书》档案,这些是加害方自己留下的罪证,铁一般证明细菌战是日本的国家犯罪。
把这种铁证摆到课堂上,它本身的力量就能对抗任何修正主义和主观感受。
![]()
三、教育新解
这事的核心,其实是课堂内外 “教学契约” 的破裂。
现在的教育里,家长和学校之间有个默认的约定:老师按国家课程标准教知识,家长信任学校的专业性。
可当民族的集体记忆撞上个人身份的敏感点,这份默契就被单方面打破了。
网上大部分人都挺老师,大家都觉得,客观讲历史和煽动仇恨完全是两码事,老师的讲台就该是 “照亮历史的灯塔”。
![]()
最近教育界的案例也划出了明确底线:震旦学院有老师因质疑历史数据被停职,守住历史真相是教育不能动的原则。
可在那位家长眼里,逻辑完全不一样,她把自己的感受 —— 怕女儿被孤立、觉得内容 “血腥” 看得比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重。
她那个中日联姻的家庭,成了她看这堂课的 “特殊滤镜”,把正常的历史教育当成了 “制造仇恨”。
![]()
这就是个人身份认同和集体历史叙事的直接碰撞。
这种破裂也说明,现在学生背景越来越多元,过去那种单向传知识的模式,已经应付不了复杂的现实了。
面对这种困境,解决办法不是在 “守真相” 和 “讲关怀” 之间二选一,而是要找到能兼顾两者的新教育模式。
对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老师完全可以设计专题课,帮孩子明白,谴责军国主义的罪恶,和尊重爱好和平的普通日本人,不冲突。
![]()
这样引导,能帮孩子把宏大的历史和个人身份分开,化解他们心里的纠结。
学校的沟通机制也要升级,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处理,要提前沟通。
像国际学校这种学生背景复杂的地方,开敏感历史课之前,完全可以先跟相关家长沟通,说明教学框架、目标和意义,把可能的矛盾,变成一起教育孩子的合力。
![]()
更重要的是,得重申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
我们记着苦难,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现在的和平。
跟孩子讲战争的残酷,是让他们知道和平多难得,在心里筑起一道精神防线。
把这个核心目的讲清楚,很多关于 “制造仇恨” 的误会和担心,自然就没了。
![]()
结语
本该是“文化桥梁”的混血身份,硬是被家长拿来当成“特权通行证”。
历史课讲的是民族记忆,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经验,不是随便就能为了某个人“改配方”的内容。
世界是不可能围着你的孩子转的,这次要老师道歉,下次呢?
信源:
风闻社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