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钱没给,倒赔5万8?”——11月15号临汾警方一纸通报,把那位哭着喊“手机现金被洗车工偷了”的张某直接送进立案大厅。
![]()
我盯着屏幕只想问:她到底图啥?
![]()
先说结果。
张某嘴里的“最新款iPhone”被苹果工程师锤成两年前旧机,而且10月起就断网失联;所谓“刚取的2000现金”银行流水里根本找不到;洗车店4分钟完整监控显示,她独自在车里翻上翻下,出门时包包瘪得跟来时一样。
警方顺手在她家搜出那包“被偷”的香烟,连塑料膜都没拆。
诽谤罪立案,取保候审,刑事附带民事5.8万索赔单已经递到法院,法律援助中心+汽修协会又众筹了3.2万给洗车小哥李某请律师——里外里,张某赔得连车险提成都要搭进去。
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出“反转剧”,我看更像一面照妖镜。
张某32岁,做保险推销,抖音上发过12条维权视频,5条被平台打脸“夸大”,加上这次,平均一年闹一次报警,妥妥把“维权”当KPI。
她可能没想到,洗车行今年装了高清双录,帧级分析直接把她的小动作做成PPT。
![]()
更惨的是,苹果后台数据、银行流水、店内监控三路铁证同时出现,一点剪辑空间都没留。
网络时代,撒谎成本被技术拉到天花板,她还用旧剧本,翻车只是秒表问题。
这事把全国洗车老板吓得够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说,11月车载监控采购量暴涨240%,不少门店直接贴告示:“不装监控不接单,全程双录爱洗不洗。
”山西消协也赶紧发提醒:维权可以,先拿证据,别拿嘴说。
一个谎,让全行业买单,张某一个人把“信任”俩字又往悬崖边推了半步。
最扎心的是洗车小哥李某。
![]()
他那天挣20块手工费,却被扣上“小偷”帽子,视频被疯转,家门口被人指指点点。
现在他反诉5.8万,有人说“发财了”,可谁知道他晚上还睡不睡得着?
网络判官动动手指,线下的人就得脱层皮。
张某要是早点明白“证据”两个字怎么写,也不至于把民事纠纷升级成刑事案件,更不至于让自己成为最高法点名“网络暴力典型”。
技术越发达,撒谎越像裸奔。
一句没证据的指控,赔上真金白银,还可能坐牢,这买卖,亏到根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