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有个新闻看得人心里发堵:一位女士的离婚诉讼刚被驳回13天,就被丈夫家暴致死。这事一出来,“离婚冷静期”又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这个为了减少冲动离婚设的制度,到底有啥用?又藏着哪些坑?遇到家暴该咋躲?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唠唠。
一、离婚冷静期:好的坏的都得说
先说说它的好处,其实挺实在的。生活里不少小两口,吵架吵到上头就喊着要离婚,等真去办手续了,冷静期一缓冲,气消了、想通了,想起孩子、想起这么多年的感情,不少人就撤回了离婚申请。而且冷静期里,也能慢慢商量财产怎么分、孩子跟谁过,避免后面闹得鸡飞狗跳。
但坏处也很明显,尤其是对有家暴的家庭来说,冷静期简直是“煎熬期”。就像新闻里的女士,想离婚却被驳回,还要多等一段时间,这期间根本没法脱离施暴者,风险直接翻倍。更让人无奈的是,有些法院还乱加规矩,明明法律说冷静期只适用于“双方自愿协议离婚”,可有些诉讼离婚的案子,也被硬加了冷静期,硬生生把受害者困在危险里。
二、冷静期必须加“特殊条款”!家暴绝不能等
说白了,冷静期不是“一刀切”的,遇到家暴这种极端情况,就得直接“免谈”。
首先,有家暴证据的(比如报警记录、医院的伤情鉴定、妇联的调解记录),不管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都该跳过冷静期,让受害者赶紧脱离苦海。总不能让受害者拿着证据,还得等着被施暴者伤害吧?
其次,就算不小心进入冷静期,也得有“保命措施”。比如受害者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得快点批,让警察帮忙盯着,不准施暴者靠近、不准骚扰;要是受害者没地方去、没钱花,政府或妇联也得赶紧给临时住处、给点救助金,别让她走投无路。
三、遇到家暴别忍!这几步一定要做
很多人遇到家暴,会因为“家丑不可外扬”忍下来,结果越忍越惨。记住,忍不是办法,按这几步做才是保护自己:
1. 第一时间报警!别觉得“夫妻吵架不算大事”,报警记录是最有力的证据,警察还会出具告诫书,能震慑施暴者;
2. 赶紧去医院看病!不管伤轻重,都要让医生开病历、做检查,这些都是证明家暴的关键;
3. 保存好所有证据!比如施暴者的聊天记录、录音、视频,还有被打坏的东西,别弄丢;
4. 赶紧找帮助!打12338妇联热线,或者找律师咨询,也可以去当地的家暴庇护所,那里能提供住的地方和心理辅导,不用一个人硬扛。
四、社会和法院,还得再“给力”点
保护家暴受害者,光靠个人努力不够,社会和司法机构得搭好“保护伞”:
对法院来说:
1. 家暴案子别拖延!得开“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别让受害者等太久;
2. 不准乱加冷静期!法律明确说冷静期只适用于协议离婚,诉讼离婚不能随便加,要是有法院乱搞,得有人管、有人纠正;
3. 法官得专业点!最好有专门处理家暴案子的团队,别再出现“劝和不劝离”的情况,该判离婚就判,还得同步发人身安全保护令。
对社会来说:
1. 多建几个庇护所!现在不少地方都没有专门的家暴庇护所,受害者想躲都没地方去,建议每个县城至少建一个,能住、能提供帮助;
2. 多部门得联手!警察、社区、妇联、医院要互相配合,比如社区网格员多盯着点高风险家庭,医院能帮着固定家暴证据,别各管各的;
3. 多宣传反家暴知识!别再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家丑不可外扬”的老观念害人,得让大家知道,遇到家暴不是自己的错,求助不丢人。
其实离婚冷静期的初衷是好的,想帮大家少走弯路,但绝不能让它变成施暴者的“挡箭牌”。只要把家暴这种特殊情况考虑到,把保护措施做到位,既能留住想挽回的家庭,也能给受害者一条生路。
最后提醒一句,要是你或身边人遇到家暴,别犹豫,赶紧打110报警,或者打12338找妇联帮忙,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