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爷今年58岁,曾是一家机械厂的工程师。退休后,他时常感到气喘心悸,一次家庭聚餐后,突发胸闷被紧急送医。经检查,竟查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有七年之久。医生的话像一盆冷水:“要小心,血管斑块不控制,后果很危险。”
家里顿时陷入焦虑。可就在大家以为“斑块只能越积越厚”时,李大爷却亲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他做了新的体检,结果显示其血管内曾经清晰可见的斑块居然消失了!
![]()
医生也透露:最新的科学突破已明确,动脉斑块其实有‘逆转’的可能,但前提是必须严格做到4件事。那么,动脉斑块究竟能不能“溶解”,这4个关键条件又是什么?背后有怎样的科学依据?
谈到动脉粥样硬化,很多朋友都以为“一旦有了斑块,血管就像水管结垢,再难修复”。
但最近几年,来自哈佛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顶级团队的多项研究都给出新证据:在合适的干预条件下,部分动脉斑块确实可以减小甚至完全消退。
2023年《柳叶刀》一篇涉及超3万人、长达10年的大规模随访研究发现,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联合规范药物治疗后,有超过24%患者的斑块体积明显缩小,个别甚至影像学“消失”。
![]()
背后的原因在于,动脉斑块不是“铁板一块”,早中期斑块以脂质、炎细胞和少量纤维组织为主,可通过抗炎、调脂等措施“软化”、“吸收”。而只有长期恶化、完全钙化、变成“老斑块”后,逆转难度才大大增加。
斑块的逆转并非偶然或奇迹,而是人体修复机制+科学干预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遗憾的是,真正能达到“消退”的人极少,关键门槛就在于必须同时满足4大严格条件。
极早干预,斑块尚未钙化
医生们反复强调,干预越早,斑块越“年轻”,逆转几率越高。斑块一旦出现大面积钙化、表面破裂,逆转几乎无望。因此,中老年人切忌“等病情严重再管”,健康管理要像灭早期火种。
全面控制“三高”,指标达标
只有持续将血脂、血压、血糖严格控制在目标值以下,人体才有条件“修复”血管内皮。实际研究指出,低密度脂蛋白(LDL-C)每降低1mmol/L,斑块缩小率提升13%以上。
![]()
一旦“三高”反复波动或长期不达标,斑块不增厚就算幸运,消退更谈不上。
科学用药,强调依从性
规范使用他汀类、阿司匹林、依折麦布等药物,不仅能降脂、保住新生血管,还可阻止斑块炎性转化。
北京协和医院一项临床数据显示,规律服药、并接受随访管理的患者,斑块“逆转率”可达18.9%,远高于药物依从性差的群体(3.6%)。切忌自行停药或擅自调整剂量。
全方位生活方式调整,戒烟减重管饮食
斑块“溶解”从来不是光靠药物。必须同时做到戒烟限酒、体重管理、规律运动、地中海式膳食摄入足够的Omega-3和膳食纤维。
研究显示,即便不服药,仅通过5年生活方式干预,部分轻型斑块患者也可见体积缩小(占比约7.5%)。
而且,运动方式以“快走、慢到能说话但不能唱歌”为佳,每周坚持150分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效果最优。
![]()
如果你已检测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要慌张,更不要“坐等吃药”,而是应积极采取综合措施:
明确自身斑块类型和分布,定期影像随访;与医生合作,量身制定达标目标,按期复查指标;规范用药与健康管理并重,发现副作用及时沟通,保证依从性;饮食上多选深色蔬菜、坚果、橄榄油、鱼、全谷物类”,拒绝“高盐高糖高脂”饮食陷阱;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避免久坐;定期参加相关健康讲座,学习最新科学信息,减少谣言误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