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浪潮中,工业与科技的桂冠似乎一直稳稳地戴在西方国家的头上,这些“工业明珠”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与话语权。
然而,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迅猛发展,这顶桂冠上的明珠正被一颗颗摘下。
面对这一势不可挡的趋势,美国部分政客的焦虑感日益加深,甚至近乎偏执。
他们一方面主动向中国连下三道“挑战书”,企图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关键矿产领域发动全面遏制;
另一方面,他们又扮演起受害者的角色,高喊“中国已经上好子弹,对准了我们”,上演了一出倒打一耙的荒诞剧目。
这种矛盾心态的背后,是昔日霸主面对格局重塑时的不适与挣扎。
美国前国防部长埃斯珀向全球发出的那句“我们必须赢”,与其说是一句充满自信的宣言,不如说是一声在实力天平悄然变化时,略带绝望的呐喊。
三道战书背后的挣扎
美国对中国发起的挑战,核心目标是保住其仅剩的几颗被视为“皇冠上的明珠”的科技优势。然而,每一道战书的背后,都透露出一种深刻的不安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第一道战书,指向了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引擎的人工智能(AI)。
美国政界精英将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渲染成一场关乎美国“生死存亡”的决战。
前中央情报局特工沃勒便危言耸听地宣称,如果让中国在AI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将失去一切”。
这种论调旨在制造一种紧迫感,为后续的打压政策铺平道路。
然而,这些激进言论的发起者大多是技术领域的“门外汉”。相比之下,美国专业智库的分析则更为冷静和客观。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荣鼎集团的分析师就指出,尽管美欧目前仍对其技术领先地位感到乐观,但这种信心正变得日益“脆弱”。
现实是,哪怕中国在AI领域取得任何看似温和的进步,都会在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引发严重的焦虑。
这种草木皆兵的心态,恰恰暴露了他们对这颗“明珠”可能被摘走的深切恐惧,而非牢不可破的自信。
第二道战书,则是瞄准了现代工业的基石——半导体产业。
眼看在AI领域的领先优势岌岌可危,前防长埃斯珀等鹰派人物急切地呼吁要给美国半导体领域“下猛药”。
他们鼓动美国企业和决策者全力降低供应链风险、保护知识产权,旨在维持对中国的“绝对竞争优势”,确保芯片这颗“皇冠上的明珠”不被中国夺走。
为此,美国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
![]()
然而,市场给出的反馈却与他们的预期背道而驰。
一方面,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的产能和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其国际销量已经超越了美国。
另一方面,面对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为规避禁令而“专供”中国的“阉割版”H20芯片,中国市场给出了份额为零的冷淡回应。
这清晰地表明,中国市场不再被动接受美国的“施舍”,并且已经找到了性能更优的替代方案。
美国专家也不得不警告,中美在芯片技术上的差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中国实现全面超越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道战书,则暴露了美国最深层的脆弱环节——关键矿产。
![]()
与前两颗“明珠”不同,关键矿产,特别是稀土,是中国手中一张最耀眼的王牌,也是美国政客口中“永远的痛”。
美国众议院臭名昭著的“中国委员会”为此专门炮制了一份报告,颠倒黑白地指责中国长期以来通过“控制市场、操纵价格”来将关键矿产“武器化”,以谋求地缘政治影响力,并把美国本土就业岗位流失、矿工破产等问题统统归咎于中国。
这种论调完全无视了美国率先挑起贸易战、肆意挥舞关税和制裁大棒的事实。
他们似乎认为,只有美国可以利用其优势地位打压别人,而别人任何基于自身利益和国际规则的合理反制,都是不可接受的“威胁”。
倒打一耙
当三道挑战书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激发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和有力反制时,美国部分政客便迅速切换角色,将自己塑造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这场“变脸”大戏的高潮,正是由美国众议院的“中国委员会”所主导。
该机构主席约翰·穆莱纳尔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高喊:“中国正用一把上好子弹的枪对准我们的经济,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这句话,将中国的依法依规的出口管制措施,描绘成了“威胁”。
这份长达50页的报告,充斥着无中生有的指控,甚至荒谬地声称,因为伦敦金属交易所为港交所拥有,其公布的价格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难以反映全球真实供需。
这一说法很快遭到了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直接驳斥,其发言人明确表示,交易所的运营严格遵守英国法律,价格由国际市场的透明交易活动决定。
![]()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份报告一边高喊着反对“市场操控”,一边却在为美国政府的深度市场干预出谋划策。
报告提出了设立“关键矿产专员”、建立国家矿产储备、甚至实行价格管制等13项政策建议。
他们自己搞“小院高墙”,对数千家中国企业实施无理制裁,在芯片、5G等领域无所不用其极地封锁时,闭口不谈市场公平;而当中国为了维护自身产业链安全而依法监管时,就立刻扣上“经济胁迫”的大帽子。
然而,口头上的叫嚣无法弥补现实中的能力差距。
为了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美国正铆足了劲试图打造新的稀土供应链,例如拉拢中亚国家合作开发矿产资源。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美国诺维昂磁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斯科特·邓恩就坦言,在中国宣布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他的咨询电话被打爆,客户们不仅要求加紧推进原有计划,甚至希望将产量提升数倍。
但他无奈地表示,“部分客户的需求标准,是中国几十年产业积累才能做到的。”
![]()
这句话道出了残酷的现实: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优势,是深厚产业基础和长期技术积累的结果,不是美国通过几项行政命令和短期投资就能轻易复制的。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前防长埃斯珀那句“我们必须赢,必须在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发言,听起来更像是一种自我壮胆的口号。
当手中能打的牌越来越少,当中国的反制手段确实能让他们感到切肤之痛时,除了诉诸于更激烈的言辞和更空洞的决心,他们似乎也别无选择。
归根结底,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依靠的是扎实的研发、完整的产业链和持续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嘴炮”和抹黑。
中国已经用实力证明,自己不仅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更拥有了定义部分游戏规则的能力。
对于美国而言,继续沿着对抗的道路走下去,不仅无法赢得他们想要的胜利,反而会加速自身霸权的衰落,最终受损的,终将是美国自己。
参考资料:
倒打一耙!美反华机构污蔑中国操控矿物市场:他们上好子弹,对美国开枪——观察者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