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城一诺,透视上海“告别拎马桶”背后的民生“执念”和“绣花”功夫

0
分享至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上海宣告:全市“拎马桶”改造任务总体完成。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民生成就,也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注脚。


杨浦区国京路的老房子。萧君玮 摄

在上海人的记忆深处,这样的画面曾经寻常可见:清晨时分,“马汏嫂”们一手提着马桶,一手攥着竹刷,在弄堂里匆匆走过;老房棚屋的门边,晾晒着一只只马桶……这曾是百姓生活的尴尬“痛点”,也是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念兹在兹、誓要攻克的民生难题。

当年的数字如今读来令人无限感慨:解放之初,上海中心城区人均居住面积仅五六平方米,500万人口中约五分之四的居民需要“拎马桶”。改革开放后,上海大力新建职工住宅,上世纪80年代,有83万户居民搬进新家,告别了“拎马桶”;上世纪90年代,推动“365危棚简屋”改造和旧住房成套改造,又有68万户居民受益;2017年之后,城市更新从“拆改留”转向“留改拆”,更加注重风貌保护和旧改统筹推进;2023年,“拎马桶”存量仅剩14082户,上海为彻底啃下这块“硬骨头”,制定了全面攻坚的改造目标。经过数十年接续奋斗,到今年9月底,全市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升改造工作终于画上句号。


在上海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积淀的超大城市,城市更新从来不是简单的工程施工,而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除了大规模旧改,各区结合实际发挥基层治理的创新智慧,“一区一策、一项目一方案”,推出一批“自选动作”。从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拔点腾退”,到原拆原建的“未来社区”;从抽户改造的巧思腾挪,到户内加装的集成卫浴……上海以久久为功的决心和极致的“绣花”功夫,终于打赢“拎马桶”攻坚战,圆了老百姓的“安居梦”。

进贤路的“繁花梦”:协议置换破解文保难题

《繁花》让进贤路声名鹊起。但即便没有《繁花》,进贤路也依然是进贤路,一条典型的淮海路商圈支马路。店铺精致,弄堂幽深,有烟火气,也有蜗居的烦恼。

今年,随着黄浦区13街坊进贤路项目的32户居民开开心心搬离,进贤路旧改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这场戏有何前情,又将如何演绎?不妨一起来听一听。

就像沪上所有要拎马桶的老弄堂一样,13街坊进贤路项目,也是难啃的硬骨头。进贤路138弄裕民里,弄堂口铭牌上几个大字赫然在目——“黄浦区文物保护点”。恰恰因为是文保点,13街坊进贤路项目的更新变得十分困难。

项目位于进贤路北侧、茂名南路以西的多层住宅小区内。涉及进贤路122弄8—11号,进贤路138弄4—11号、12—14号、14号甲共四幢房屋,属于旧里房屋。其中,进贤路138弄4—11号、12—14号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原跑马场所用马厩,被列为区级文保点。

这批房屋整体建造年代久远,结构差、居住挤、“拎马桶”问题最严重,小区相关配套设施不足,居民改造意愿强烈。“但是,怎么改造呢?文保建筑,不能在里面装冲水马桶,更不能拆了重建,是个难题。”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延中居委会主任刘枰说。

80后刘枰从小在进贤路长大,弄堂的角角落落,他熟悉,住在弄堂里的人,他更熟悉。那些老老少少有多渴望过上不拎马桶的日子,他再清楚不过。当了17年“小巷总理”,刘枰做居民工作颇有一套。今年春天,项目通过了一轮征询,而此前半年,刘枰和同事一直在为此做工作。了解所有居民的诉求,启动征询才有底气。

与此同时,另一位80后,黄浦区房管局城市更新科科长马明玉也在快马加鞭。去年秋天,接到改造任务后第一次到裕民里,心里真没底——不同于成片旧改,涉及“文保点”的零星旧改,无论是财政成本还是改造方式,如何兼顾群众诉求、公共需求、风貌要求,没有先例可循。

怎么办?先摸情况。去年下半年,黄浦区启动13街坊前期研究工作。针对4幢房屋的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改造策略,以“协议置换”为核心,联动“拆除腾地、保护性修缮、综合提升”,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眼看4幢房屋空间利用已达极限,常规“原地加装”难以满足所有居民的生活需求,“拔点腾退”就成了破局关键。为此,黄浦区创新制定“旧住房综合改造协议置换(集中拔点)实施方案”,明确改造流程、补偿标准、操作规范,为项目提供标准化、可复制的实施路径。

充分的居民发动、明确的实施方案,让大家吃了定心丸。一轮征询100%通过,二轮征询赞成率超过90%。

今秋,32户居民安置搬迁,开始新生活。两位80后重回裕民里,看着门户上的封条,心中感慨,“改造之路”走得通,将来进贤路会更好,这就是努力工作的动力。

人搬走了,房子可以开始修了。负责修房子的是一位老法师——陆忠明,永业集团卢湾公房公司项目负责人。他修了一辈子老房子,见过太多老建筑,不过,这13街坊的改造,还真有不少新意。

进贤路122弄8—11号不是文保建筑,在居民完成协议置换后全部拆除,腾出空间规划建设“小区公共活动场地”,老人散步、儿童玩耍、邻里交流,都好用。两幢马厩房,采用“保护性修缮+功能活化”,保留历史风貌,完善社区配套功能,补齐功能短板。剩余房屋实施“房屋综合修缮+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整体街区环境风貌,改善居住品质。改造思路清晰了,老法师就可以因地制宜施展真功夫了。

如今,居民“拔点腾退”完成,综合改造大幕拉开。进贤路的“繁花梦”——梧桐树下,好逛的小店,舒适的街区,宜业又宜居,令人期待!

满屋子的“小确幸”:原拆原建迎来老房新喜

“2025年的国庆节,是这辈子最开心的一个国庆节!”回忆起一个月前搬进新家的幸福时刻,徐汇区漕溪三村501—505、506—510号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的居民依然兴奋不已。

走进居民严老伯家,室内是原木色和白色为主色调的装修,干净明亮,进门处写着“开门进喜”和“踏福”的脚垫,洗手台上“平安喜乐”的陶瓷画,卫生间瓷砖上“心想柿成”和“乔迁之喜”的字样,满满都是幸福与喜悦。从1996年入住漕溪三村到如今,严老伯已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最舒心的还是现在。


漕溪三村旧住房成套改造,卫生间配齐三件套。刘歆 摄

为什么大家这么开心?看看手机里的老房子照片就明白了:漕溪三村501—505、506—510号是两幢始建于1966年的3层小梁薄板住房。楼里没有卫生间,居民上厕所、倒马桶得去马路斜对面漕溪公园旁的公共厕所。厨房也是三户人家合用一间,拥挤不堪,锅碗瓢盆与蟑螂老鼠混居一室。天晴时,天花板“扑簌簌”掉皮;下雨时,雨水随时会滴落锅里。

家里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两幢楼总面积4326平方米的房子里,挤着172证居民,平均每证居民的面积仅25.15平方米。居民倪阿姨回忆说,他们一家三口住的是16.6平方米的一室户,没有卫生间,只能把浴桶放屋子里凑合洗澡,一个人洗澡,别的人得到外面去逛一圈。

2024年,徐汇区决定对漕溪三村实施原拆原建,经过多次征询意见和4轮方案优化,最终方案听取居民心声,采用“C字形”平面布局,把原方案中的朝北户型调整为东、西朝向,彻底消灭了采光死角。两幢老楼被一幢8层现代化住宅取代,建筑面积扩展到约8000平方米,配备4部电梯,每户增加套内独用厨卫设施及小型阳台,全装修交付。

严老伯说,以前一家三口住15.2平方米的朝北一室户,采光、通风都不好,如今新家光线明亮,住在里面心情都变好了。新房装修挺清爽,他们家只更换了卫生间的淋浴花洒、装上隐形窗帘、买了家具就入住了!

原拆原建让居民可以继续在熟悉的社区生活,特别是其中不少项目还位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因此,这一城市更新方式得到许多市民的欢迎。在杨浦区2024年启动的黄兴路1039弄1—9号、12—27号旧住房更新项目中,一轮征询同意率和正式签约比例都达到了100%。

去年10月,居民搬离老宅,到附近租房过渡,项目开始拆房、管道改造等准备工作。今年7月,项目开工。记者看到,数十名工人正操作6台桩机进行6000平方米地下空间的桩基施工和维护。项目经理仇臻瑜介绍,预计明年底结构封顶,2028年底前竣工。项目包括3栋8—18层住宅,1栋5层社区用房,1座地下停车场,户均使用面积从15.6平方米增至31.7平方米,卧室均为朝南户型。

“4年的短暂分别,是为了未来更好的重逢。”59岁的居民张先生说,这里原是建造于20世纪60年代的10幢2至5层小梁薄板和砖混结构老公房,他已在小梁薄板房住了40余年,最多的时候,一家三代五口人挤在18.4平方米的一室户里。小梁薄板房都没有卫生间,180户人家要走100米去弄堂门口的公厕上厕所。男厕只有两三个坑位,早上高峰期起码要排队15分钟。张先生感叹,大冷天看到老人抖抖豁豁出来倒痰盂,真的捏把汗。

公用厨房也十分拥挤,大家只能错峰烧饭,老人照顾上班族,每天早早把饭烧好,把厨房留给晚归的上班族用。“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更是常事,最怕的是,有时候突然下雨,楼上的人家没关窗,雨水打进屋里,透过天花板就漏到了楼下的人家。一到雨季,家里的被褥往往湿了干、干了湿,盖在身上阴冷潮湿。

正是因为过去几十年的日子太艰苦,2024年5月启动征询后,张先生每一轮都是马上签字,盼着尽快住新家。最近,他们一家在附近借了一套两室户过渡。想到再凑合一段日子,就能回到黄兴路1039弄,住进34.4平方米的新家,不仅有独用厨卫,还有阳台和一个小客厅,心里就觉得“日子总算过得不一样了”。他说,搬离老宅的时候,很多电器和家具都淘汰了,就带了点电器和随身物品,“拿到新房以后,肯定要买新的,总归也要享受一下了”!

老弄堂的“新惊喜”:抽户改造平添独用卫浴

“不用倒马桶,冬天洗澡也不用挨冻,现在这日子总算舒坦了!”10月29日,站在愚园路1407弄50号门前,租住于此的高先生指着一旁的独立卫生间,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2024年6月,随着愚园路1407弄38号、44号、50号三家居民的独立卫生设施正式启用,长宁区通过“抽户改造”模式,成功消除了区域内最后的“拎马桶”痕迹。

高先生一家从江西来沪,在此租住近14年。回忆从前,他感慨万千:“以前我爱人每天都要端着痰盂去弄堂口的倒粪站,一天跑三四趟,不然家里总有味道。虽然距离不算远,但下雨天特别不方便。”

比倒痰盂更让他犯难的,是一家人的洗澡问题。“我们4个人住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根本腾不出地方。没办法,只好买了个折叠浴帐,每次洗澡撑开搭在门外。夏天天热还好,烧点温水简单擦洗一下就行。可一到冬天,那滋味真不好受,屋外冷风呼呼地吹,就算提前烧好两大桶热水,洗的时候还是浑身发抖。每次洗澡都像打仗,必须速战速决,就怕冻感冒。”尽管条件艰苦,高先生一家却从不去公共浴室。他无奈地解释:“我平时靠送外卖赚钱,风里来雨里去,收入有限;我爱人在小饭店做服务员,工资也不高。我们还在老家贷款买了房,除了付这里的房租,每月还要还几千元房贷,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

愚园路1407弄延陵邨属于新式里弄,自北向南共四幢房屋。其中最南侧一幢楼的38号、44号、50号三户居民,因房屋原本无卫生设施,长期依赖倒粪站,“拎马桶”成了他们绕不开的日常。

民生痛点,就是改造的落脚点。2024年初,长宁区启动愚园路1407弄卫生设施改造工程。与以往的局部整治不同,此次改造秉持“系统改造、全域提升”的理念,不仅着力解决三户居民的“急难愁盼”,也同步推进其余三幢直管公房的卫生设施优化。

针对3户无卫生设施的房屋,长宁区房管局创新采用“抽户改造”模式,腾退了同楼内由新长宁集团下属绿化公司承租的一套18平方米公房(原为绿化作业料具间),拆改、分隔为三间独立卫生设施,分给三户居民使用。“在与新长宁集团下属绿化公司协商时,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很快就完成搬迁,为改造腾出了宝贵空间。”长宁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定具体施工方案过程中,工作人员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次上门听取三户居民的意见,围绕实际生活需求优化设计,确保改造真正“接地气、暖人心”。

在解决三户居民基本需求的同时,房管局按照“四不一自愿”原则,即不扩建、不抽户、不过渡、不打破原有公有住房租赁关系,且公房承租人自愿协商一致,对其余90余户居民的50个共用卫生间进行升级改造。部分空间充足、居民意见统一的共用卫生间被分隔为两个,供居民独用;部分受限于空间但经居民协商同意的,通过拆除老旧设备、整体翻新,提升使用舒适度。

住在24号的张阿姨告诉记者:“以前最多时三户9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早晚高峰都得排队。我家常年备着痰盂,就怕着急时等不及。分隔改造后,三家都有了独用卫生间,上厕所、洗澡方便多了,环境也整洁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如今,愚园路1407弄的倒粪站已经拆除,原地摆放了整洁的垃圾回收箱。但改造并未止步,目前,室外雨污分流、小区道路修复及其他附属设施改造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

房间里的“太空舱”:集成卫浴带来全新生活

“户内加装”是解决老房如厕难题最直接的方案。“以前阿拉拎着痰盂,每天要往倒粪间跑好几趟。公共厕所晚上9时就关门,只能等着第二天早上起来倒马桶 。”77岁的韩万权家住浦东川沙新镇西泥路130弄,近40年的“拎马桶”生涯,曾是他和老邻居们每天必须面对的“功课”。


记者看到,他所住的这片平房瓦片覆顶,建于1957年,斑驳的墙面透出浓浓的年代感。去年11月,韩万权的生活迎来了“历史性一刻”——用上了崭新的抽水马桶。

走进韩老伯家,记者看到的了一个功能齐全的“迷你卫生间”。“这是‘集成式’的,马桶、洗手池、淋浴都有,卷筒纸架藏在水池下。”韩老伯指着占地不到2平方米的“新空间”说,难掩兴奋。这就是川沙在“拎马桶”清零攻坚战中采用的“王牌”方案之一——户内集成式卫生设施。


去年11月,韩老伯用上了崭新的抽水马桶。徐程 摄

“老房子最缺空间,最怕大兴土木。”川沙新镇西市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炜坦言。这种“集成式”卫浴,就像一个高科技的“太空舱”,在工厂预制完成运到居民家,像“搭积木”一样现场拼装。“施工只用了一个礼拜左右,对阿拉生活影响降到了最低。”韩老伯说。

西泥路片区属于川沙老城区,房屋情况复杂,“一户一方案”是改造的刚性原则。对韩老伯这样,家里能腾挪出“一席之地”的居民,“一体式”卫浴是首选。但如果户内空间真的局促到连“搭积木”都困难呢?

“我们的户内安装方案,围绕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这8个字展开,目标就是彻底解决居民的‘如厕难’问题。”川沙新镇规建办毛震宇介绍,在排摸中,他们遇到了空间更极限的“螺蛳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启动‘最小化’安装方案。”所谓“最小化”,就是不强求“一体式”,而是集中力量,为居民加装一个抽水马桶。

这种方案技术难度更大,考验的是施工方在局促空间内铺设排污管道的功力,必须做到精细绕线、人工作业,在不影响房屋结构和邻里关系的前提下,把“方便”送进家。

“顺利施工还需要周边居民配合。”张炜说,“因为要开挖地面、重排管道,对一些原本就有卫生设施的住户会造成短期影响。但通过居委干部反复沟通协调,大家最后都非常理解和配合。”

“我1986年调回上海就住在这里,快40年了。”韩老伯感慨,“真没想到,77岁终于能用上自家的卫生间,再也不用每天拎着马桶出门了。”

同是户内安装,在虹口祥德路,设计者则借鉴航空卫生间的理念,将马桶和洗手池巧妙地藏入“立柜式”结构中,用“一户一档、量身定制”的精细化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居民的室内空间。

虹口区祥德路180弄是一个没有名字的老式小区,其中16-18号原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职工宿舍,后来才改成住房,建造之初就没有厕所。直到去年,59户居民中仍有37户没有卫生设施,需要“拎马桶”。

“在这里住了36年,刮风、下雨、大冷天半夜爬起来到楼下上厕所,这日子只有住过的人才知道。”居民黄先生告诉记者,十多年前一家人还只能用马桶,后来小区里的倒粪站改建成公共厕所,问题稍有改善,但还是很不方便,经常需要排队。他想过自己安装,但因需要设计排管线以及与楼下邻居沟通而作罢。好在今年3月小区启动了加装厕所工程,他30多年的梦终于实现了。

黄先生家的新厕所位于家中一角,乍一看还以为是个立柜。设计师在尽量不影响住房使用的情况下,安装了一个抽水马桶和洗手池,布局类似飞机的航空卫生间,虽然很小,但功能齐备。王先生非常满意,说没有比这更合理的选择了。

欧阳路街道城运中心副主任周迪告诉记者,居民最大的担忧是加装厕所会不会影响老房日后旧改。为此工作组上门沟通,明确告诉居民们旧改和加装厕所是两回事,加装纯粹是为了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和是否旧改没有任何关系。

老房加装厕所还有一个挑战,就是没有标准化案例可寻,居民担心改建会不会让屋子变得很难看,具体需求会不会难以实现。工作组先是装修了一个“样板间”让居民参观,继而采取“一户一档、量身定制”的方式,逐户上门摸排,详细记录房间大小、管道排布、居民户数等信息,对接专业设计单位制定改造方案,同时协调市政部门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等,解决排污管道铺设难题。

目前,这一点位除一户空关外已全部完成卫生设施安装,改造工作获得居民广泛好评,数十年拎马桶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历史。

还有一些老旧小区因房屋结构、空间限制等原因,无法在室内安装卫浴。对此,宝山区给出另一种思路:“户外加装”,终结居民“拎马桶”的生活。

“晚上不用再掐着点去挤公共厕所了!”站在国权北路815弄自家新装的抽水马桶前,62岁的蔡金福感慨万千。这片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房子,是上海光明集团良友公司的职工宿舍,41户居民曾常年过着“拎马桶”的生活。

蔡金福家所在的3层楼房恰好位于轨道交通18号线上方,改造难度极大。初始的外围扩建方案面临施工安全挑战。宝山区房管局会同高境镇反复勘测,最终敲定“一楼两策”:利用原公共厨房改造6户;在楼侧空地上新建12套轻质钢结构厨卫单元,通过连廊与主楼相接。其余23户平房居民,则根据门前空间差异施策——18户贴墙扩建,2户腾空旧房改造,3户见缝插针沿围墙建造。

施工期间,居民反映汛期内涝严重。改造团队当即调整方案,不仅新增大型抽水泵,还同步实施管线更换、路面整修、立面翻新。从单纯解困到综合提质,这场“马桶革命”悄然升级。

“现在厨房、卫生间都有了,再也不用半夜摸黑去公厕。”居民抚摸着崭新的瓷砖感叹。截至2024年底,这个曾让居民格外关注天气的社区,终于实现了从“忧居”到“优居”的蜕变。

从“拎马桶”到“按马桶”,改变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事关百姓沉甸甸的尊严与体面。这场持续数十年的“马桶攻坚战”,不仅刷新了城市的面貌,更彰显了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在精细化治理道路上,为百姓争取幸福的不懈努力,孜孜以求将民生“执念”转化为治理“温度”的执政理念。

这是一个时代的告别,更翻开了人民城市新的篇章。

原标题:《大城一诺,透视上海“告别拎马桶”背后的民生“执念”和“绣花”功夫》

文字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宋宁华 姚丽萍 孙云 赵菊玲 李一能 郭剑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003型航母都要量产了,为啥东海舰队还是没分到航母?

中国003型航母都要量产了,为啥东海舰队还是没分到航母?

军武次位面
2025-11-18 17:03:53
足坛最大遗憾!从未踢过世界杯的15位大神,榜首人称“史上最佳”

足坛最大遗憾!从未踢过世界杯的15位大神,榜首人称“史上最佳”

澜归序
2025-11-16 02:35:43
曾出演《艾斯奥特曼》的日本演员高峰圭二发帖质问高市:与中国起争执有什么好处

曾出演《艾斯奥特曼》的日本演员高峰圭二发帖质问高市:与中国起争执有什么好处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20:59:32
Cloudflare发生网络故障,ChatGPT、X等网站访问受影响

Cloudflare发生网络故障,ChatGPT、X等网站访问受影响

界面新闻
2025-11-18 22:01:27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漫步独行侠
2025-11-18 11:23:06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 2025.11.18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 2025.11.18

凤凰卫视
2025-11-18 17:16:14
台湾34个团体联合发表抗议声明:台湾人民拒绝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台湾34个团体联合发表抗议声明:台湾人民拒绝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15:05:32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18 22:35:05
10连胜联盟首队!活塞大胜步行者列东部第一 杜伦31+15西卡29分

10连胜联盟首队!活塞大胜步行者列东部第一 杜伦31+15西卡29分

醉卧浮生
2025-11-18 10:44:50
暴跌16.1℃!史上最短秋天,浙江3地今日率先入冬,好消息是再熬两天就能回暖

暴跌16.1℃!史上最短秋天,浙江3地今日率先入冬,好消息是再熬两天就能回暖

鲁中晨报
2025-11-18 10:14:21
爆大冷!女团头号种子出局,世界冠军0-3惨败,王曼昱连剃光头

爆大冷!女团头号种子出局,世界冠军0-3惨败,王曼昱连剃光头

知轩体育
2025-11-18 21:15:32
31岁港科大女硕士自述辞职创业:稳定的工作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体面

31岁港科大女硕士自述辞职创业:稳定的工作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体面

洞见
2025-11-17 20:34:43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不玩特权这套,职场无阶级,吃饭停车完全平等!网友:这样老板赚得更多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不玩特权这套,职场无阶级,吃饭停车完全平等!网友:这样老板赚得更多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7:40
上海藏着五万日本人:而且不旅游只扎根!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上海藏着五万日本人:而且不旅游只扎根!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8 00:35:26
秦安:日本股市刚刚暴跌超1000点,天崩地裂开始,中国要善于斗争

秦安:日本股市刚刚暴跌超1000点,天崩地裂开始,中国要善于斗争

秦安战略
2025-11-18 11:13:12
不打了!二级扭伤!终究是哈登扛下了所有

不打了!二级扭伤!终究是哈登扛下了所有

鬼魅突破上篮
2025-11-18 09:01:43
越扒越深了!网传赵某晖“吞掉”人家装修款,有业主直言她坏良心

越扒越深了!网传赵某晖“吞掉”人家装修款,有业主直言她坏良心

火山诗话
2025-11-18 06:39:29
好尴尬!宋佳是一点也不惯着钟楚曦,“拒绝”和钟楚曦自拍!

好尴尬!宋佳是一点也不惯着钟楚曦,“拒绝”和钟楚曦自拍!

小娱乐悠悠
2025-11-18 10:18:51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阿光的技巧课堂
2025-11-11 19:56:12
华为Mate X7官宣!13999元起步,折叠屏市场要变天了?

华为Mate X7官宣!13999元起步,折叠屏市场要变天了?

明美无限
2025-11-18 18:59:03
2025-11-18 22:52: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22196文章数 45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秘奥:秘宇奥忆》制作人专访:我们追求简洁的游戏系统"/>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秘奥:秘宇奥忆》制作人专访:我们追求简洁的游戏系统 ...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