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地上,挖掘机铁臂挥舞,推土机穿梭往来,各类作业车辆协同作业,机器轰鸣声与工人的吆喝声交织,奏响热闹的“施工交响曲”;蔬果园中,沉甸甸的柑橘压弯枝头,农户们手脚麻利地采摘、分拣,金黄的果实堆满竹筐,勾勒出一派丰收的喜人图景……这一幕幕充满活力的场景,正是广元市昭化区今年以来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十四五”以来,昭化区紧扣“目标任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产业升级、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发展能力、夯实发展根基,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项目攻坚抢进度 激活增长“新动能”
走进四川鲁丽绿色数智产业园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扑面而来。作为广元市招引能级最高、规模最大、辐射带动最强的制造业项目,这里今年始终保持着高强度建设节奏。工程车辆来回穿梭运送建材,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2000余名工人分片分区有序作业,从厂房建设到设备安装,每个环节都在高效推进。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正在加紧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现有员工120人,计划12月底全面投产投运。”四川鲁丽绿色数智家居产业园项目年产25万立方米超薄密度板车间主任杨宝指着车间内忙碌的工人介绍,言语间满是期待。
据了解,四川鲁丽绿色数智家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4亿元,今年已完成投资超20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达72亿元,可带动2000 余人就业。
“今年我们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集中破解项目建设中的用地、资金等难题,让项目建设更顺利。”昭化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元林表示,正是这样的推进力度,让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产业赋能增后劲 筑牢发展“硬支撑”
项目建设的火热势头,也带动了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近年来,昭化区聚焦特色农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 “丰收答卷”。
浙川草莓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忙着为草莓大棚盖上保温薄膜,“盖上保温膜,能让棚内温度保持稳定,再过一段时间,第一茬草莓就能采摘了。”返乡创业种植草莓的盛丁山笑着说。作为东西部协作的典型项目,多年前浙江种植户带来的草莓技术,如今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今年更是迎来了长势喜人的好光景。
“今年草莓长势不错,肯定是个丰收年!”盛丁山站在自家草莓大棚前,望着绿油油的草莓苗,脸上满是笑意。几年前,他看到家乡草莓产业发展势头好,便放弃了在外务工的工作,回到村里跟着浙江师傅学习种植技术。如今,他的草莓园通过“游客采摘+线上销售+市场批发”多渠道销售,日子越过越红火,还带动了周边1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天雄村的草莓产业只是昭化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无土栽培“菜博园”的精细管护,到生态种植“林下黄金”(茯苓)的采收,再到远销省内外“女皇脆桃”的订单交付,昭化区持续巩固“一村一品、多村联动、全域覆盖”的果蔬产业格局。
“今年是产业发展的‘提质年’,下一步我们会持续完善果蔬产业基础设施,培育更多本土种植能手,抓住市场机遇推动昭化果蔬走向更大市场,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杨生安表示。
民生服务暖人心 夯实幸福“奠基石”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昭化区始终把民生保障放在重要位置,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G212昭化城区过境公路是川北地区连接陕甘、辐射周边的重要交通纽带,其中韩家垭隧道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今年以来,施工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全力推进隧道建设。按照项目整体节奏,今年重点推进的400米隧道建设任务已在6月顺利完工,目前项目团队正加紧后续配套工程施工,确保隧道尽快具备通车条件。“隧道建成后,能有效缓解昭化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以后出门更方便了!”家住城区的市民王先生期待地说,他经常关注项目进展,盼着隧道早日通车。
在提振消费、促进经济方面,昭化区也有不少实招。当地利用消费旺季,发挥“文旅+商务”综合效力,持续推进“消费促进年” 列活动。通过投放“蜀里安逸”消费券、出台汽车补贴政策、建设“烟火元坝”特色街区等举措,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激发消费活力。
从项目工地的攻坚突破,到蔬果园里的丰收喜悦,再到民生领域的暖心服务,昭化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杨黎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