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中国棉花网,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否则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
11月10日至14日的5个交易日内,棉花市场呈现显著分化,ICE03美棉主力合约连续下跌,最低点跌破前期低点64美分/磅;郑州棉花期货(CF2601)连续下跌,最低点跌破13400元/吨。这一走势与中美关税战缓和的预期形成反差,11月10日中美互降部分关税生效,市场并未迎来上涨行情,反而延续跌势。
一、内外棉价同步承压的核心因素
全球需求疲软。据海关统计,10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222.6亿美元,同比下降12.6%,其中服装出口跌幅达16%。全球消费复苏乏力叠加纺织行业淡季来临,新订单增量有限,抑制棉花采购需求。
宏观环境扰动。美联储鹰派言论推升美元指数坚挺,12月降息预期降温,大宗商品整体承压。
二、美棉跌幅更深的症结
供应过剩压力凸显。美国得州适宜天气支撑丰产预期,本月美国农业部大幅上调美棉产量约20万吨,出口签约持续缓慢,中国采购未见实质性增长。ICAC预测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超消费40万吨。
技术面破位引发抛售。美棉跌破65美分/磅关键支撑位后,投机资金撤离,非商业净持仓空头占比扩大。
三、郑棉抗跌的核心支撑
成本刚性筑牢底部。新疆籽棉收购进入尾声,南疆机采棉收购价6.2-6.3元/公斤,折皮棉成本14000-14500元/吨,较当前郑棉期货价格溢价显著,企业挺价意愿强烈。
政策红利缓释压力。中美关税下调改善出口环境,市场预期未来对美纺服出口回暖,限制价格下行空间。
四、后期多空博弈下的震荡格局
美棉弱势难改,反弹依赖数据救赎。短期美棉仍将承压,上周五USDA月上调美国和全球产量,盘面可能下探62-63美分/磅区间。中长期而言,全球供需宽松格局未改,美棉大概率维持震荡。
短期郑棉偏弱运行为主。新棉集中上市导致短期供应放量,商业库存将持续累积至明年1月;国内纺织需求进入传统淡季,订单不足制约价格上行空间。
整体来看,郑棉表现相对坚挺,本质是成本支撑、库存优化与政策托底形成的“防御性行情”,而非需求驱动的趋势性上涨。美棉的跌势反映全球供需宽松与宏观压力,而郑棉凭借自身基本面优势抵御了部分外部冲击。后期能否持续“扛住”,关键在于12月纺织出口能否实质性回暖、新疆新棉销售进度是否超预期。在多空因素交织下,郑棉大概率维持震荡格局,大幅下跌与上涨的可能性均较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