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建设并推动其正式揭牌运行,法务区已受理解决各类商事争端近6000件,这是《法治日报》记者11月13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两年来的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以下简称“法务区”)构建了集审判、检察、律师、仲裁、公证、司法鉴定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法律服务,为涉外主体提供全链条法治保障。截至目前,法务区入驻19家法律服务机构,合作单位35家,周边各类法律和泛法律服务机构已达83家,正在形成集聚效应。今年办理涉外公证业务1305件,乌鲁木齐仲裁委受理案件1630件,同比增长20.1%,这些数据反映出市场主体风险防范意识的显著提升以及市场对高效、专业仲裁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法务区建设正是对市场主体不断增加的法律服务需求的及时回应。
据了解,法务区不仅承担着法律服务功能,目前还成功承接了国内单位、外国政要、各界人士之间法律、商务洽谈156场,累计接待2000多人次,以点带面展示了新疆法治建设成果,搭建起跨区域法律合作渠道,成为展示新疆法治形象的窗口和法律服务的亮眼名片。
为加快法务区建设,自治区司法厅牵头制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涉外法律服务向集约化、专业化升级。在平台整合方面,推动法务区统筹商事争端解决中心、乌鲁木齐国际仲裁院、自贸区乌鲁木齐片区法庭、自贸片区巡回审判点、外国法查明中心以及检察综合服务中心这六大功能模块,构建“一站式”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同时引进深圳国际仲裁院代表处等多家中外法律服务机构,设立8个功能庭室,搭建法务资源对接桥梁。
在跨部门协作方面,自治区司法厅推动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法庭与中国贸促会中亚调解中心、国际商事调解联合会等专业组织建立合作,实现纠纷的多渠道分流、高效化解,个案最短仅用时29天,显著降低了当事人解纷成本。在服务延伸层面,自治区司法厅选聘40名专家学者和律师组建涉外法律专家库,乌鲁木齐市司法局组建93人的涉外法律专家团队,提供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
自治区司法厅还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以法务区为平台,以企业点题、政府答题、机构服务、同时引入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的方式,创办中国企业“走出去”机遇与风险应对交流会,建立了政府机构、中外企业、法律服务行业之间交流互动、信息互通、风险提示的常态化工作模式,成为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政策指引和法律服务平台。
下一步,自治区司法厅将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以法治赋能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注入强劲的法治力量。
文章来源 | 法治日报
记者 | 潘从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