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团体赛的“神仙打架”堪称“地表最强内战”。根据11月17日公布的八强对阵,男女团均呈现“死亡之组”格局。男团方面,北京队坐拥马龙、王楚钦两大奥运冠军,小组赛以3比0横扫江苏队豪取三连胜,36岁的马龙仍保持着双打、单打双线取胜的稳定发挥,25岁的王楚钦更是展现世界第一的调整能力,曾在落后时连追6分逆转孙闻。他们将对阵无世界冠军但实力均衡的辽宁队,袁励岑等选手能否上演“以弱胜强”,成为首场悬念。最受关注的河北队vs上海队对决中,状态低迷的梁靖崑连续爆冷输球,男单1比4负于于何一、男团小组赛1比3不敌林兆恒,而上海队则有樊振东、许昕压阵,樊振东刚以4比1击败林诗栋卫冕男单冠军,还在团体赛中打出“神球”逆转于何一,这场“单核低迷”与“双核强势”的对决,直接关乎下半区格局。
![]()
女团赛场同样看点密集。河北队孙颖莎对阵卫冕冠军辽宁队的陈幸同、王艺迪,三位世界冠军的直接交锋堪称“提前上演的决赛”,要知道今年WTT横滨冠军赛中,陈幸同曾以4比2击败孙颖莎夺冠,此次交手胜负难料。黑龙江队王曼昱虽为奥运冠军,但队友实力与江苏队蒯曼、钱天一的均衡阵容存在差距,她能否独得两分带领队伍突围,成为对“单核带队”模式的终极考验。下半区,时隔九个月重返赛场的陈梦领衔山东队迎战湖南队,尽管她在单打赛场实现逆转晋级,但队伍整体实力下滑的现实,让这场对决充满变数。
从数据层面看,团体赛的胜负关键已初现端倪:北京队、上海队等“多核配置”队伍胜率更高,而依赖单一核心的队伍则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梁靖崑的连续低迷证明,即便身为世界冠军,状态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团队命运;而马龙、樊振东等老将的稳定发挥,印证了大赛经验在团体赛中的重要价值。个人观点认为,团体赛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短板长度”,而非“长板高度”,江苏女团、上海男团的均衡配置,或许比单核心领衔的队伍更能走得远。
田径赛场的焦点则集中在16岁小将陈妤颉身上。11月16日的预赛中,她以23秒97的成绩位列总排名第十,小组第二顺利晋级,与李玉婷23秒55、刘英兰23秒60的预赛最佳成绩形成差距。但这一“慢热”表现实则暗藏战术考量——作为本赛季国内唯一跑进23秒的选手,她在5月亚锦赛曾跑出22秒97的夺冠成绩,预赛刻意留力是为了避免连续作战的体能消耗。据悉,陈妤颉的训练量已大幅提升,周跑量从28公里增至42公里,深蹲峰值达150公斤,高原集训后程分段仅差0.02秒就达理论值,医疗团队还通过监控激素水平保障其状态,复赛大概率会将成绩提升至23秒50左右
陈妤颉的复赛之路并不轻松。预赛排名第一的李玉婷实力强劲,23秒55的成绩仅比陈妤颉的预赛快0.42秒,湖北选手朱俊颖、四川选手刘英兰也均跑进23秒70,形成集团优势。从项目特性来看,200米对耐力和后程爆发力的要求高于100米,陈妤颉的步频优势能否在长距离中延续,体能分配是否合理,将是她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个人认为,陈妤颉的预赛留力是明智之举,年轻选手的持续作战能力仍需谨慎保护,而她亚锦赛22秒97的硬实力,仍是夺冠最大底气,复赛大概率会“适度发力”摸清对手节奏。
![]()
两场赛事的核心讨论点已然浮现:乒乓球团体赛中,是老将经验更靠谱还是新星冲劲更致命?“单核带队”与“多核均衡”哪种模式更适配全运会强度?陈妤颉的战术性留力是否会给对手可乘之机?她能否在复赛突破23秒50,向亚洲纪录22秒01进一步靠拢?这些悬念的答案,将在11月18日的赛场逐一揭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