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尹星云)近日,位于北京延庆区大庄科乡的沙门红香园研学基地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据悉,沙门红香园研学基地项目,是延庆区大庄科乡申报的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提升原有13处大棚设施,打造2500平方米的农事体验区,开发3处主题文创空间,建设12处露营帐篷及配套设施。
据介绍,大庄科乡沙门村近年来大力发展香草产业,但是随着产业转型,出现转型难、产业持续动力不强的问题,大棚逐渐闲置。随着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落地大庄科乡,沙门村香草园迎来了转机。“原来我们种香草、卖精油,研学基地建好后,将打造集红色教育、农事体验、科普研学、营地休憩于一体的多功能研学空间。我们还开设了农耕文化课堂,让孩子们可以体验香草精油手作。”沙门村党支部书记闫贵发说。
为发挥公益金项目联农带农效果,共有沙门周边5个村的23名村民在工地干活。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近一半,预计12月中旬完工。
研学基地不仅要建得好,更要带得动,既要带动村民增收,又要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沙门村第一书记李明尚来自北京团市委,驻村后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借助派出单位的优势,引进大学生入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招募家庭、青年游客参加冬至、腊八亲子活动、乡村游嘉年华活动。“别看我们沙门村很小,但是我们要素齐全,有优势,临近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村,又有独特的香草资源,在这里可以沉浸式享受自然体验,又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白天可以学红色历史,晚上入驻园区星空帐篷,夜间观星话成长。”李明尚介绍。
研学基地建成后将吸引研学团队、拉动旅游综合产值增长。另一方面,通过“研学+采摘+文创”链条,还将吸引客群延长停留时间,间接带动村民农产品销售。
“最实在的是家门口就业。”村民王大姐说,“项目运营后,我和姐妹们经过培训就能做研学导师、文创售卖员,不用外出打工了!”据测算,项目稳定运营后,可提供12个长期就业岗位,力求实现项目兴、产业旺、村民富的愿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