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的山坳间、村寨里,寻常人家的厨房总飘着一股让人安心的甜香 —— 那是红薯在蒸锅里慢慢舒展的味道,混着柴火的暖、案板的朴,勾连着一代人的童年与乡愁。洗净、蒸熟、揉泥、煎烙,几道简单工序,便成就了这道藏着烟火气的贵州红薯派。
![]()
准备几个饱满的红薯,洗净后去皮,切成厚片便于蒸熟。将处理好的红薯放入蒸锅,用旺火蒸到用筷子能轻松穿透的程度,这表示红薯已经变得软糯。取出后趁热用工具将其碾压成细腻的泥状,在这个过程中,依据个人的口味喜好,加入适量的白糖和一小勺猪油进行搅拌。
猪油的加入是风味的关键,它能让红薯泥的口感更加润泽香甜,也带有一种独特的动物油脂香气,这是许多家庭传承下来的做法。接着,少量多次地倒入糯米粉,用手反复揉搓,直到红薯泥和糯米粉充分混合,形成一个柔软而不粘手的面团。这个过程全凭手感,粉的用量可以根据面团的干湿情况灵活调整。
![]()
将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轻轻搓成长条,再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取一个剂子,先在手心揉成圆球,然后轻轻压扁,可以借助擀面杖将其擀成一张厚度适中的圆饼坯。所有的饼坯都制作完成后,便可以开始煎制了。在平底锅中刷上薄薄的一层食用油,用小火慢慢加热。
将红薯饼坯逐个放入锅中,耐心地用小火慢煎。期间要注意观察,当贴锅的那一面凝固并呈现诱人的淡金黄色时,就细心地翻面,继续煎另一面。直到两面都烙得金黄酥脆,饼身微微鼓起,散发着浓郁的香甜气息,便可以出锅了。
刚出锅的红薯派,外皮带着淡淡的焦香与脆感,咬开的瞬间,内里的软糯甘甜便在舌尖化开。红薯的天然甜润混着猪油的温润,没有复杂的调味,却有着最纯粹的治愈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