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中医说,常吃六味地黄丸,骨头硬了,血糖稳了,血压降了?

0
分享至

“你这腿脚,一点都不像七十岁的人!”在社区体检中心,李大爷拍了拍自己的膝盖,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原来,近半年以来,他一直按中医建议服用六味地黄丸。

邻里们也纳闷,明明别人上了年纪骨头咔咔响、血糖血压都不安生,李大爷却活动如常,身体指标一次比一次漂亮。

难道这就是六味地黄丸的“神奇魔力”?周围不少人心里都犯嘀咕:六味地黄丸到底有没有常说的这些光环,骨头变硬、血糖稳、血压低?是巧合,还是确有科学道理?



医生一句话,让大家都陷入思考:“别随便小看它,但也别太神化它。”可到底原因何在?它的这些作用背后有哪些医学解释?

又有什么隐藏细节是大多数人忽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拆解六味地黄丸背后的健康真相,揭开它“硬骨”“稳糖”“降压”的秘密。

中医为何强调六味地黄丸?它真的能硬骨、稳糖、降压吗?

六味地黄丸,作为耳熟能详的中成药,被无数中老年人当作补肾强身、延年益寿的“万能钥匙”。中医认为,六味地黄丸主要功能是滋阴补肾,而肾藏精、主骨生髓,肾气充足,骨骼就更健康。这一传统理念,其实和现代科研结果有不少“交集”。



首先,在骨骼健康方面,有多项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提高骨密度。《中华老年医学杂志》报道,65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三个月后,骨密度平均提升了11.6%,部分受试者膝关节疼痛改善率超过八成。

这一点,中西医结合观点都认为其中的地黄、山药、茯苓等成分能促进体内雌激素平衡,间接维护骨骼的钙代谢。

再来说血糖。动物实验与部分早期临床数据显示,六味地黄丸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某三甲医院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低剂量服用六味地黄丸,空腹血糖下降幅度为0.9-1.3 mmol/L,并且餐后血糖波动减小。



这主要归功于六味地黄丸含有的山药提取物可影响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葡萄糖吸收速度,从而改善血糖管理。不过,医生提醒,它不能替代降糖药,仅能作为辅助调理

至于血压,虽然六味地黄丸不是降压药物,但多项中医-西医协同观察试验显示,部分高血压患者在用药三个月后,收缩压平均下降7-10mmHg,且睡眠质量提高,心慌、头晕等症状明显缓解。

分析认为,这种作用与肾主水、司纳气、调节神经内分泌相关,六味地黄丸在“温养肾气”的同时,对血管弹性起到调节作用。



坚持合理服用,身体真的会出现哪些变化?尤其是你可能忽略的第3种

坚持按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后,不少中老年人反映如下“积极信号”:

骨密度上升、骨痛减轻。权威数据显示,骨密度提升明显,三个月提升率达11.6%,早晨起床怕冷、腰膝酸软现象减少。

血糖波动变窄。对于部分糖调节异常的中老年人,每日早晚服药2次,坚持三到六个月,空腹血糖平均下降0.9-1.3 mmol/L,并伴有胰岛素敏感性略有增强。

血压更平稳,夜间突发心慌头晕的频率下降。对某些“肾虚体质”人群而言,尤其在压力大情绪波动时,收缩压波动幅度下降7-10mmHg

睡眠质量提升、易醒少梦明显减少。有调查报告称,超六成服药人群夜间深睡时长延长30分钟以上,晨起困乏解决得更快。



如何科学补肾养骨、稳糖、调压?建议你记住这三招

想有效发挥六味地黄丸的作用,建议根据个体体质,科学服用,并配合健康生活方式:

先问医生、再服药。建议每次服药前,先到正规医院中医科咨询,明确体质属于“肾阴虚”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盲目自己买来吃

配合运动和饮食调理。日常应结合低盐低糖饮食、适量负重锻炼、晒太阳,以增强骨骼健康和血糖血压调控,药物才不会“单打独斗”。

观察身体反应,适时调整方案。用药期间,如果出现口干、便秘、舌苔厚腻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暂停或换方,切不可“铁头硬扛”。



坚持规律复查。许多老年人容易忽视随访,最好每隔三个月体检骨密度、血糖、血压等指标,动态观察疗效和副作用,做到心中有数,安全达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连败西部垫底!亲手送走明年首轮!他毁掉豪门后又毁一支青年军

6连败西部垫底!亲手送走明年首轮!他毁掉豪门后又毁一支青年军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11-18 16:07:08
谷爱凌,头发变黑,脸变精致,胸围傲人,气质变得更优?

谷爱凌,头发变黑,脸变精致,胸围傲人,气质变得更优?

娱乐领航家
2025-10-27 22:00:06
公开表白陈晓才过三月,于正出手,撕下哗众取宠的赵樱子仅剩体面

公开表白陈晓才过三月,于正出手,撕下哗众取宠的赵樱子仅剩体面

可乐谈情感
2025-11-19 02:04:32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心灵短笛
2025-05-12 10:05:25
日本对中国的反击好猛,一个接一个,高市早苗断定:友国定会帮忙

日本对中国的反击好猛,一个接一个,高市早苗断定:友国定会帮忙

墨兰史书
2025-11-17 18:35:03
人心不足蛇吞象!与孙颖莎不和、和王楚钦结婚?陈梦终于不再隐瞒

人心不足蛇吞象!与孙颖莎不和、和王楚钦结婚?陈梦终于不再隐瞒

乡野小珥
2025-10-21 06:52:16
全运会网球终于“冷门频爆”!张之臻、小布、袁悦无缘单打奖牌

全运会网球终于“冷门频爆”!张之臻、小布、袁悦无缘单打奖牌

体谈
2025-11-19 00:09:42
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上漏油?印度军事网站忙发文澄清

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上漏油?印度军事网站忙发文澄清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19:03:34
俄方没想到:西方冻结俄几千亿,却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俄方没想到:西方冻结俄几千亿,却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9 12:38:37
美国全面封锁中国技术,价值万亿美元的海底光缆,成为中美争夺战

美国全面封锁中国技术,价值万亿美元的海底光缆,成为中美争夺战

小莜读史
2025-10-20 15:47:00
我国首个采用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站正式开建

我国首个采用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站正式开建

新京报
2025-11-18 10:43:03
美国女排普拉默,身高198大骨架,和小个子男友一起跳舞,举高高

美国女排普拉默,身高198大骨架,和小个子男友一起跳舞,举高高

可乐谈情感
2025-11-17 13:20:12
1994年,西安空难160人惨死,警方查明后,发现其内幕令人咋舌!

1994年,西安空难160人惨死,警方查明后,发现其内幕令人咋舌!

猫眼观史
2024-10-22 15:49:38
深陷爱泼斯坦丑闻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道歉并暂停公开活动

深陷爱泼斯坦丑闻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道歉并暂停公开活动

财联社
2025-11-18 17:16:04
仅播2小时热度破18000,全网0差评,观众:千万别吃饭的时候看

仅播2小时热度破18000,全网0差评,观众:千万别吃饭的时候看

卷史
2025-11-16 20:08:12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热心市民小黄
2025-11-05 12:17:17
双12优惠征订 | 在我们这里,120元能买到什么?

双12优惠征订 | 在我们这里,120元能买到什么?

天涯杂志
2025-11-18 10:31:02
邓亚萍祝贺王曼昱被饭圈冲击:你不应该感恩我莎么,要不谁认识你

邓亚萍祝贺王曼昱被饭圈冲击:你不应该感恩我莎么,要不谁认识你

一只番茄鱼
2025-11-17 21:37:05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07 23:58:06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星辰夜语
2025-11-18 20:35:15
2025-11-19 05:31:00
游古史
游古史
不偏不倚,恰好是你
2423文章数 5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铜锅沸山海,非遗润新年!螺髻山彝历盛宴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魔兽世界:时光服正式开服,排队时间增加,联盟成香饽饽!

亲子要闻

程晓玥展示大肚子,二胎4个多月就显怀,孕中期胃口大开才92斤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