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如外界传言那般,红军城乌军失去了斗志,那么为何俄军至今没有宣布全面占领红军城呢?事实上,当前能够留在红军城作战的乌军,皆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
而从俄方将占领红军城的时间延迟到12月份来看,红军城还有硬仗要打。在俄军11月中旬的攻势中,借助大雾天气俄军进入红军城市区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基本上还是以突击作战小组的方式渗透进入。
据俄罗斯国防部战报显示,俄军在科斯蒂扬蒂尼夫卡-德鲁日基夫卡地区穿插前进。不过,有消息称俄军却在这里遇到乌军火力抵抗。
令俄军完全想不到的是,俄军突击队明明已经清剿了周边乌军阵地,本以为可以确保安全,俄军突击队试图将打下来的阵地扩充为军事据点时,结果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乌军火力打击。
![]()
明明周边已经没有了乌军控制的阵地,结果俄军还惨遭乌军偷袭,诡异的一幕正在红军城战场上演。
很快俄军就找到了原因,前线俄军表示虽然红军城市中心的乌克兰士兵很少,能撤离的都走了,不能撤离的已进入地下工事之中。但是乌军并不是全面放弃了红军城防线,而是选择了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更多由无人机充当侦察和打击任务。
乌克兰守军在红军城大街小巷布满了无人机、摄像头监控俄军动向。
当发现俄军突击作战小组之后,乌军利用无人机进行引导,然后出动迫击炮进行远程攻击。此外乌军还会出动FPV无人机攻击俄军装甲车辆,当俄军失去掩护之后,乌克兰守军就会从地下工事中钻出来向俄军发动打击。
红军城的大雾天气,不仅帮助了俄军进入市区,也在帮助乌军对俄军进行反制。在大雾天气之下,俄军无人机情报收集能力也大幅度下降。
只不过,乌克兰守军的抵抗只能延缓红军城沦陷时间,并不能彻底扭转整个战局。因为从整体战局来看,俄罗斯牢牢掌握着红军城战局主动权。
![]()
俄军的战术就是,大部队在红军城外围收拢包围圈,阻止乌克兰预备军队增援红军城。俄军不断封锁红军城交通补给线,要把红军城变成一座孤城,要让红军城乌克兰守军孤立无援之后战斗力自动瓦解,最后主动向俄军投降。
在红军城内,俄军则通过每天出动上百个突击小组渗透进城区作战,不断压缩城内乌军防线。俄军采取的战术就是双管齐下,要在红军城内部和外围同步对乌克兰守军极限施压,最终夺取红军城。
在整个红军城-米尔诺赫拉德战线,俄军都在重点打击乌军地面交通联络线。在俄军第51集团军无人机部队打击之下,乌克兰军用车辆已经无法靠近红军城-米尔诺赫拉德周边15公里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突击队进入红军城后再次改变了战术。之前俄军这些突击队每7人组成一支作战小组,现在改为了3人一组。俄军发现,乌克兰守军部署了大量地雷,一炸就是一大片,俄军为了减少伤亡只能精简作战小组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每天进入红军城的作战小组总人数依然十分稳定,经过调整之后作战小组的数量增多,其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全面搜索乌军目标。为了清除乌军地雷阵,俄军炮兵加大了轰炸力度,将乌军前沿阵地100米范围内全面清除威胁,俄军步兵再贴上去与乌军打阵地战。
![]()
说实话,红军城乌军的确打得很顽强。按照俄方公布的消息,至少是在10月25日时就围困了红军城数千名乌克兰守军。基本上,一周时间里乌军就会陷入弹尽粮绝不利局面中。
当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听取了红军城前线报告之后,曾下达11月15日全面夺取红军城的指令。结果,最后期限已过,红军城乌军比想象中更顽强,普京不得不把攻占红军城的时间延缓到12月15日。
红军城对于乌军而言,即便最终会丢失防线,也必须在这里对俄军造成巨大损失。乌军的战术就是,等夜晚俄军休息时发动偷袭。等俄军穿越地雷阵时,出动无人机对俄军步兵实施打击。
俄军在红军城每向前推进一步都非常艰难,进入巷战之后俄军重武器发挥的作用被削弱,此时打的就是战术,打的就是心理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