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洛杉矶11月16日电 (记者李志伟)当地时间11月16日,“中美民众对话2025”活动媒体吹风会在洛杉矶举行。此次“中美民众对话2025”活动于11月16日至19日在美国洛杉矶亨廷顿图书馆举办。
![]()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中美民众对话2025”活动媒体吹风会在洛杉矶举行。 人民网记者 李志伟摄
自2023年起,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与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CUSCR)共同举办“中美民众对话”,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受到中外各界人士高度评价,成为中美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届对话活动的主题为“弥合分歧,寻求共识”。此前举办了两届对话活动,分别是2023年10月在美国纽约举办“中美民众对话:我们的故事,我们的理念”,2024年11月在北京举办“中美民众对话2024:探寻前行之路”。
当天,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杨斌、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姜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等嘉宾出席“中美民众对话2025”活动媒体吹风会。
![]()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杨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分别介绍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 人民网记者 李志伟摄
欧伦斯表示,民间交流是美中关系的基石。早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美中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在实现两国关系突破的同时,如果没有民间交流作为基础,一切都将无从谈起。然而,近年来,美中关系遭遇困境,民间交流也面临阻碍。因此,三年前,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清华大学合作,发起了这一美中民众对话活动。他说,此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梳理美中民间交流面临的各类障碍,并尝试向美中两国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促进美中民间交流的开展。
杨斌表示,去年在北京举办的中美民众对话活动很成功。在去年的活动上,他与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暨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交流对话。“虽然我们存在一些分歧,但我们拥有诸多共识,这类交流对增进相互理解非常有帮助。”杨斌说。
达巍说,当谈论双边关系的总体稳定时,通常认为有三大支柱:第一是安全与军事议题,第二是经贸议题,第三是人文交流。“人文交流无疑非常重要,它植根于两国社会。”他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意义重大,其目的就是传递一个信号:中美两国仍有很多人重视人文交流,并愿意共同努力,厘清当前面临的问题,寻找出路,设法解决棘手的争端与困境。
在姜文看来,得益于互联网,现在中美两国青少年的交往更为密切。中美两国的人们应该多见面,多交流,这是非常必要的。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对话旨在为中美民众交流探索新的路径与机制,增进双方民众对理解与信任,推动美国形成理性、建设性的舆论环境,向国际社会全面、生动、立体地讲好中国故事。
本届对话在前两届对话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推出了“集体研讨+”的新模式,包括主题研讨、小组讨论、实地调研、与国际青年学生互动等环节,力图创造更加多元的对话视角、更加突出的对话主题、更加深入的对话效果。
本届对话内容丰富,涵盖了高等教育、人工智能、流行文化、社交媒体、华侨华人等多个议题,约30位来自教育界、企业界、科技界、文化界的中美专家将参与讨论。
主办方表示,作为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机制与平台,“中美民众对话”系列活动将继续致力于中美两国人民互联互通,为维护中美关系稳定的基础作出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