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8号线和6号线东段正全力冲刺年底开通运营目标。我们分别走进三条线路的三座特色车站,探寻其从规划蓝图到拔地而起的建设历程,聆听背后不为人知的攻坚故事,感受建设者们凝聚其中的匠心与智慧。
4号线
奥体中心站
![]()
作为4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枢纽,奥体中心站连接汉峪金谷、中央商务区等就业中心与周边居住区,并与济南奥体中心无缝衔接,不仅便利市民通勤,更为大型赛事和演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有效激活了区域的文体活力。
![]()
建设过程中,奥体中心站因其“超浅埋、全暗挖”的独特属性,被建设者们称为全线“最难”车站。车站主体结构需在已运营的3号线上方施工,沉降标准必须控制在苛刻的“毫米级”。不仅如此,经十路是城市主干道,为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项目团队决定采用“全暗挖”施工方案,这也是全市唯一一座全暗挖车站。
![]()
面对挑战,4号线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横向洞盖暗挖法”解决方案。施工团队先在隧道顶部水平打入钢管,形成管幕保护层,有效分散上部压力;狭小施工空间采用多导洞并进策略,将大断面分割成可操作的小单元;通过立体交叉作业,精细编排施工工序,最终安全高效地完成了这一高难度车站的建设任务。
6号线
绸带公园站
![]()
作为6号线与建设中的7号线的换乘车站,位于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域的绸带公园站,已进入建设最后冲刺阶段。车站总建筑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其中6号线站厅约1.3万平方米,为全线规模最大的车站。其地下三层立体布局实现了客流的高效集散,为中央商务区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
绸带公园站的建设,堪称一次“精密手术”。车站下方与既有的地下环路、综合管廊等设施紧密交错,施工团队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精准作业,成功攻克了多项复杂技术难题。为最大化提升市民出行体验与城市品质,6号线前期开通的4个出入口均与地面的绸带公园实现无缝衔接。出入口设计巧妙地融入公园景观,不再仅是地铁出入口,更成为连接城市与自然的纽带。这一设计体现了“站-城-园”融合的前沿理念,在高效组织交通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并提升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与公共空间活力。
8号线
山东大学站
![]()
8号线山东大学站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圣井立交桥西南侧,车站总长约140米,宽约40米,采用“站城一体”设计理念。车站结合南侧未来的商业开发整体设计,站房与未来的商业办公空间融为一体,并与北侧山东大学新校区形成良好对话与互动,是一次TOD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
车站在结构设计上颇具特色,雨棚采用大跨度悬挑形式,宽度达40米,最大悬挑跨度约28.5米,设计钢结构用量约2000吨,是全线高架车站中结构最复杂的雨棚工程。该站按照中国绿色城市轨道交通建筑最高等级和LEED金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创新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光伏玻璃兼做车站雨棚,预计年发电量约18万千瓦时,可满足车站部分用电需求。同时配备雨水回收系统,采用绿色建材,搭配智慧运维系统,全面实现了节能、节水、节材、安全舒适和智慧运行的目标,为济南轨道交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
目前,4号线、8号线及6号线东段正全力推进机电安装、装饰装修及系统调试等收尾工作,空载试运行有序进行,运营团队也正通过密集的设备调试、应急演练和业务培训,为今年年底前高水平开通运营做最后准备。
编辑:刘义霞
二审:周爱军
三审:鹿智波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 自“济南轨道交通”, 如 有侵犯,请联系 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