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城市主场活动首次落地上海
从典籍中走出 在生活中扎根
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金石录》化身数字藏品,预约超过5万人,1万份上线迅速售罄;以《金石录》编纂和勘定为线索的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李清照》,通过肢体语言重现古籍中蕴藏的文人情怀与历史意境;上海书画出版社首次采用原色原大、高清全彩的专业影印技术,出版《宋刻全本金石录》,让这部沉睡800年的国宝级珍本以完整形态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
昨天,“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 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城市主场活动(上海)暨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办,关于《金石录》的三重叙事,令人感知古籍保护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厚度、温度与活力。
今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城市主场活动首次落地上海,以古籍为载体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检阅古籍保护工作成果,为市民呈上融合学术深度、艺术美感与文旅温度的古籍盛宴。活动以“晒典籍之美·传文化之韵”为核心主题,深度挖掘“晒书”这一千年习俗的文化内涵,将文脉传承与现代文化传播模式相结合,通过“线下主场+分区巡展+线上联动”的多元形式,拉近古籍与公众的距离,让优秀传统文化从典籍中走出、在生活中扎根。
作为活动核心之一,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系统梳理并展示近年上海在古籍普查、修复、数字化、整理出版、活化利用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成就,一项项成果都是对中华文脉的守护与激活。古籍承载着千年文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精选图录》,从已公布的六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中撷取160种代表性典籍,配以珍贵书影及精要说明,集中展现上海多家古籍保护单位珍藏的文化瑰宝。上海图书馆还推出《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推介系列视频,用生动解读让古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口说话”。
近年来,上海将古籍保护纳入“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总体格局,持续推进“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此次活动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者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并通过丰富的展览与互动形式,向公众普及古籍知识、传递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市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保护意识。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施晨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