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古代每有新皇登基,都会更换一次后宫女子吗,那之前的嫔妃怎么办

0
分享至

龙椅易主的那一刻,后宫数百女子的命运被重新洗牌。

有人登上权力巅峰,有人被活埋地下,有人在冷宫中度过余生。

生死荣辱,全由新皇一句话决定。



母以子贵——权力游戏的终极胜利

先皇的棺椁还停在大殿,新帝的第一道圣旨已经拟好——尊生母为太后。

这份诏书改变的不只是称呼,更是整个后宫的权力版图。



昨天还要向皇后行礼的妃嫔,今天就成了需要新皇跪拜的太后。身份的转变只需要一夜,权力的交接却要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布局。

坤宁宫空了,太后搬进慈宁宫,带走了后宫最核心的话语权。

这座位于紫禁城西侧的宫殿,建筑规格超过皇后寝宫。

檐角的走兽更多,台基更高,连门前的石狮子都比别处威武。

清朝顺治驾崩时,孝庄被尊为皇太后。

康熙继位后,孝庄再次晋升为太皇太后。

两次身份跃迁,意味着两代皇帝都要对其俯首称臣。

每逢初一十五,新皇必须率领后妃、王公大臣前来请安。



冬至、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更要在慈宁宫外排起长队。

那些没生过儿子的妃嫔呢?

命运截然不同,清朝规定,这些女人统一搬到寿康宫区域,改称太妃或太嫔。

新皇每隔两三天来问候一次,算是尽了孝道。

寿康宫成了养老院,乾隆时期的崇庆皇太后、嘉庆年间的颖贵太妃、咸丰朝的康慈皇太后,都在这里度过晚年。

宫女太监伺候周全,吃穿用度不缺,就是再也没有人会真正在意她们的喜怒哀乐。

后宫的规则从来都很残酷——没有儿子,就没有未来。



那些曾经陪伴先皇的女人,在新朝只剩下"遗物"的价值。她们被妥善安置,被礼貌对待,被定期探望,却再也无法触碰权力的核心。

太后与太妃之间,隔着一个皇子的距离。

这个距离,决定了一个女人在深宫中的终极命运。



殉葬噩梦——被制度吞噬的生命

地宫的石门缓缓合上,十个年轻女人的尸体躺在棺材里,跟随明宣宗朱瞻基进入永恒的黑暗。

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让现代人看到了殉葬的真相。



陪葬坑里密密麻麻的女性遗骨,每一具都代表着一条被强行终结的生命。

史书记载得明白:后宫无子女的妃嫔,全部殉葬。

一个字都不用多说,她们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

汉唐时期,情况有所好转。这两个朝代采用陪葬制,妃嫔们可以活到自然死亡,然后葬在皇陵周围。至少能完整地走完一生。

转折发生在宋朝灭亡之后,契丹、女真、蒙古民族的殉葬传统,随着铁蹄踏进中原。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恢复了这套制度。从此,后宫女子又陷入了生死未卜的恐慌。

明宣宗驾崩那天,后宫一片哭声,胡皇后、孙皇后、吴贤妃三人被赦免,剩下的十个妃子全部殉葬。



太监们把她们集中到一座偏殿,脚下放好木凳,头顶悬着白绫。

没有告别仪式,没有最后遗言。

木凳被踢开的那一刻,生命的倒计时开始了,窒息、抽搐、瞳孔放大、心跳停止。

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刻钟。

尸体被匆忙装进棺材,抬进皇陵地宫。

她们的名字没有刻在墓碑上,史书也懒得多记一笔。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

这场噩梦持续了近百年,直到明英宗临终前下了遗诏:不得让嫔妃殉葬。

裕陵成为明代第一座没有活人殉葬的皇陵。这道命令救下了无数女人的性命。



制度的改变往往需要一代人的牺牲。

那些已经死在地宫里的女性,再也看不到阳光。

她们的冤魂会不会在深夜徘徊?没人敢去想。



冷宫岁月——活着的另一种死亡

紫禁城关禁嫔妃的地方,就叫冷宫。

明万历年间,王恭妃被关进景阳宫,因为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想让郑贵妃的儿子当太子。



王恭妃的儿子朱常洛是嫡长子,按照祖制应该继承皇位。于是王恭妃成了绊脚石。

景阳宫的门从里面锁上,十年时间,母子不得相见。王恭妃每天能做的,就是透过窗棂看外面的树叶变绿又变黄。

春夏秋冬轮转了十次,儿子从少年长成青年,她只能在幽暗的宫殿里独自老去。

天启年间,成妃李氏的遭遇更惨。

得罪了权臣魏忠贤,直接从长春宫被赶到乾西。那是一片破败的宫区,墙皮剥落,屋顶漏雨,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要打折扣。



李氏在那里住了四年,头发全白了,眼神空洞了,说话也开始语无伦次。

有宫女偷偷看过她一眼,说那双眼睛里再也没有活人的光彩。

汉朝给冷宫起了个正式名字——永巷。

汉武帝改成掖庭,名字换了,功能没变。失宠的、犯错的、挡路的女人,都会被送进去。

没有判死刑,所以不能杀;碍了某些人的眼,所以不能留。

幽禁成了折中方案,让她活着,活得生不如死。让她存在,存在得像空气一样被遗忘。

冷宫最可怕的地方不是物质匮乏,而是精神凌迟。



日复一日的孤独,年复一年的等待,看不到尽头的绝望。

明清大多数后妃的归宿是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这些养老之地。

红颜暗老,白发新生,在清寡单调的日子里走完余生。

没有爱情,没有希望,只有回忆和叹息。



特例与转机——武则天的惊天逆转

感业寺的晨钟敲响了五年,武则天从十四岁入宫当才人,到二十六岁在寺庙削发为尼。

唐太宗驾崩后,她和所有无子女的嫔妃一样,被送进佛门。按照惯例,这辈子要在青灯古佛前度过。



永徽二年,转机出现了,唐高宗李治来感业寺进香,两人重逢。

那一刻的眼神对视,改写了历史进程。

四年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先皇的妃子,成为新皇的皇后。

这在礼法上是巨大的僭越,在政治上是惊人的突破,无数大臣上书反对,无数舆论口诛笔伐。

武则天顶住了所有压力,从才人到尼姑,从尼姑到皇后,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用智慧和手腕,打破了后宫制度的铁律。



这个案例极其罕见,几乎不可复制。

明清时期,制度已经温和许多。皇帝驾崩后,嫔妃们无论有子无子,一般都能随太后居住在寿康宫附近。

她们被称为太嫔、太妃,作为太后的陪伴者共同养老。

这是文明的进步,殉葬被废除,幽禁减少,后宫女子的处境从"物品"慢慢变成"人"。

虽然依旧没有自由,依旧要在深宫终老,至少保住了性命,至少能体面地活着。



两千年皇权史,也是后宫女性的血泪史。

她们的命运从不由自己掌握,而是取决于皇权意志、礼法规定、时代文明程度。

从殉葬到养老,从冷宫到慈宁宫,每一次制度调整的背后,都有无数女性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3.1万人连署抵制aespa!宁宁1旧照挨轰「撤出红白」

日本3.1万人连署抵制aespa!宁宁1旧照挨轰「撤出红白」

ETtoday星光云
2025-11-18 10:50:08
全运会|“大湾鸡”和机器人的百米对决,谁赢了?

全运会|“大湾鸡”和机器人的百米对决,谁赢了?

澎湃新闻
2025-11-18 09:51:18
中国人玩阳谋多牛?中储粮以一敌四,戏耍国际四大粮食商!

中国人玩阳谋多牛?中储粮以一敌四,戏耍国际四大粮食商!

遇见洞见
2025-11-10 20:20:03
矢野浩二发文:永远支持一个中国

矢野浩二发文:永远支持一个中国

新京报
2025-11-18 20:28:44
他只活了42岁,却影响亿万青年

他只活了42岁,却影响亿万青年

最爱历史
2025-11-17 19:13:19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致4人死亡,挂牌督办!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致4人死亡,挂牌督办!

中国基建报
2025-11-18 14:23:14
上海黄浦江中发现人棍女尸,四肢头颅都被砍断,腹中怀有九月男胎

上海黄浦江中发现人棍女尸,四肢头颅都被砍断,腹中怀有九月男胎

奇闻故事汇1989
2024-11-15 21:35:03
iPhone16Pro价格大跳水,突降2550元,比iPhone17还便宜

iPhone16Pro价格大跳水,突降2550元,比iPhone17还便宜

北境不忘
2025-11-18 11:40:05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一口娱乐
2025-11-12 12:40:48
泰国王后来中国,8套造型美炸,泰王当陪衬!她凭什么坐稳正宫?

泰国王后来中国,8套造型美炸,泰王当陪衬!她凭什么坐稳正宫?

商务范
2025-11-18 15:00:58
船记:哈登三分绝杀明显被犯规但没哨!登哥气的跳脚裁判直接无视

船记:哈登三分绝杀明显被犯规但没哨!登哥气的跳脚裁判直接无视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8 10:54:16
场均42.3分!李悦洲轰全运前无古人数据!浙江给足球权培养吧!

场均42.3分!李悦洲轰全运前无古人数据!浙江给足球权培养吧!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8 20:12:31
做大做强绿色发展引擎(评论员观察)

做大做强绿色发展引擎(评论员观察)

人民网
2025-11-18 06:11:19
日本高官刚抵京,美韩就连夜撤援,赖清德:大陆求你有大国风范!

日本高官刚抵京,美韩就连夜撤援,赖清德:大陆求你有大国风范!

靓仔情感
2025-11-18 14:39:38
美国驻日大使发表涉华言论,外交部回应!

美国驻日大使发表涉华言论,外交部回应!

占豪
2025-11-19 02:30:29
儿子在家啃老十年最后割腕自尽,父亲打扫房间发现存折余额崩溃了

儿子在家啃老十年最后割腕自尽,父亲打扫房间发现存折余额崩溃了

兰姐说故事
2025-03-10 20:00:10
妻子晋升后提出离婚,我收拾行李赴中央任职,再见面她懊悔我畅快

妻子晋升后提出离婚,我收拾行李赴中央任职,再见面她懊悔我畅快

云端小院
2025-11-18 10:52:13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做到了这四个字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做到了这四个字

洞读君
2025-11-18 18:30:03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阿器谈史
2025-11-12 17:24:46
北京8条公交线路拟调整!这几条涉海淀,征求意见中——

北京8条公交线路拟调整!这几条涉海淀,征求意见中——

北京海淀
2025-11-18 16:50:22
2025-11-19 04:19:00
铭记历史呀 incentive-icons
铭记历史呀
分享我知道的历史
201文章数 1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时尚
手机
家居

亲子要闻

1岁大中美混血萌娃学说中文,看看这新学的词,说的咋样?

教育要闻

留学降温“AI化留学”泛滥海归人设崩塌?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手机要闻

麒麟9030细节大揭秘:1+4+4满血规格,能否借此重振雄风?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