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一家养老院的监控里,86岁的王奶奶摔在地上,左脸青了一块,五个子女却在电话里吵谁该来探望,这画面说的不是孝道,是人情在现实里慢慢散了。
![]()
过去几千年,东亚家庭把生孩子当成了养老的依靠,祠堂里人多热闹,就被当成日子过得好,族谱写满一墙,才觉得子孙兴旺,可我在社区做志愿者时看见,独生子女的李爷爷每天都能跟儿子去公园下棋,隔壁张奶奶孩子多,却总一个人坐着发呆,子女多,晚年就一定幸福吗。
![]()
美国心理学家劳拉团队做过一个实验,给老人和年轻人各列了几种社交选择,结果八成以上的老人挑了和家里人待在一起,这让我想起李爷爷,他儿子每周都陪他去体检,张奶奶有三个孩子,可谁都不愿意多跑一趟,独生子女虽然忙,可陪父母的时候心更实,心理学里有个说法叫情感密度,好比一桶水倒进一个杯子,和分给五个杯子比,那份心思自然更浓。
![]()
但多子女家庭的矛盾,远不止分工不均,社区王阿姨说,她弟弟把母亲送进养老院,其他兄妹三个月都没发现,轮流养老听着挺合理,实际就像传一个烫手的山芋,老人换地方换得勤,跟被来回搬动的旧家具没两样,更讽刺的是,当初说养儿防老,现在倒成了子女之间互相推脱的由头。
![]()
今年社区养老中心的数据更实在了,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看病及时,比多子女家庭高出三成七,觉得被看重的也多出快一半,这大概能说明为啥李爷爷总说,有个贴心的比仨应付的强,独生家庭也有难处,但问题就集中在那几处,找办法也容易些。
![]()
站在养老院的玻璃窗外,看着王奶奶被护工扶着一步一步慢慢走,我忽然觉得,晚年过得好不好,不是看孩子有几个,数得清就算完,那些日子过得踏实的老人,孩子多也好少也好,都跟子女保持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分寸,近了能听见彼此的呼吸,远了也不觉得冷清,也许我们该把养老当一件日常的事来做,不是等着孩子来还债,也不是指望谁来救场,而是自己慢慢搭起日子的架子,一天一天,稳稳地过下去。
国家最新政策说,未来五年要新增二百多万张社区养老床位,这说明养老不是靠家里一个人撑着的事,李爷爷报了老年大学,又参加社区合唱团,他儿子笑着说,老爸现在天天有事忙,哪还有空念叨我们不够孝顺,当养老成了大家伙儿一起搭把手的事,以前那种觉得儿孙多才踏实的老想法,也就没那么要紧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