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广东网友发帖,规模性返乡滞乡,其实两年前就很明显了,若是早期在大城市买房的,收益都很大,但若没有收入来源的话,只能卖房返乡了,这类躺平对普通人是好事但…
![]()
这个网友的观点来自2年前另一个网友的发帖,该网友提及房地产积蓄了居民大部分财富,农村在城里买房,这波贡献很大,就怕在城里没收入,大伙又卖房回村。
11月13日,农业农村部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召开全国乡村工匠培育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两稳一防”(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脱贫人口务工收入,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工作会议。
![]()
会议要求,要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支持就业帮扶车间提档升级、提高就业技能培训实效,持续推进考核发现问题整改。要继续实施好返乡回流脱贫人口促就业专项行动,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要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和受灾地区就业帮扶工作力度,着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
针对此事,有网友认为,其实农村发展也有很多契机。关键问题农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土地不种可以荒着,宅基地房子都塌了,多少年没人住。如果从整体上打造农村,动了谁的地就能打的头破血流。农村发展只要动起来肯定能升级,如旧村改造,乡村路拓宽,水库河流治理,梯田平整,乡村旅游等,只要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水泥沙石建筑材料餐饮业,打工就业及资金流动全部带动起来了,但这里主要问题取决于农民的共同意愿和投资利益划分,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农村很难有资本介入。
有网友表示,现在在村里的都不错,有地种有补贴,养羊的养牛猪的,60岁以上的有低保,光棍有五保,生活很美,农闲了打麻架,打扑克吃的不比城里差,电取暖。电价一角肆,空气好。
![]()
- 可以肯定,农业农村部对于反乡滞乡的说法是非常及时的。目前最困难当属农民,种地如果不是规模化种植,很难挣到钱,都是靠出来打工挣点钱,才能结婚买房子。
值得关注的是,受地产行业影响,现在几千万从事建筑的工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202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减少了976万人,其中2022年到2023年的一年间就减少了650万人,可以说是几近腰斩。
而与此2023年全国农民工的总量为29753万人,而建筑农民工所占的比重为15.4%,相比于2021年的19%来说,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
![]()
![]()
而且,如今大城市的各种建设都已完善,再加上楼市不景气,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暴雷,新开工楼盘少。以前建筑民工数量众多,繁荣时一年能挣十几万。而这两年回到农村创业的有志之士,大多是没有挣到钱,还有一部分亏本。
因此,现在极需要农业升级改革,科技与创新同时发展,响应国家的大力发展农业的政策方针,让一些有作为、有胆识的老板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做出卓越的贡献。
农村振兴需要人才,需要他们把本县本乡镇的特色产品进行初加工或者是精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把产品做到全绿色无公害,让每个县及乡镇都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打造成全国及全世界出口产品。
如果回乡滞乡青年人没事做,有可能会收回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怎么办,这将影响农村振兴政策的大政方针,也影响农村的安定团结。可以说,农村现在刻不容缓的就是,振兴农村带头致富的领路人。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