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 | 来源:未来网
【编者按】
中国高铁,“贴地飞行”;“流动中国”,活力十足。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已领跑世界。“十四五”时期,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未来网联合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高铁上的中国】系列融媒体评论,展现高铁纵连南北、横贯东西、助力发展的时代风貌。
![]()
“银龙”腾跃,纵横山海。作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广高铁如一条“黄金纽带”串起贵州、广西、广东三省区,为沿线地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境内山地丘陵占92.5%,喀斯特地貌显著,“地无三里平”的地形条件长期制约着当地发展。贵广高铁的建成通车,犹如一柄利剑,一举凿穿了重重山川,让没有平原支撑的贵州开创了“高速平原”的新局面。“十四五”期间,贵广高铁持续改造升级,2023年运行时速从25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有力拉近了粤桂黔三地的时空距离;2025年16列“D”字头列车提质升级为“G”字头列车,将贵阳至广州南的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同年贵广高铁贵州段实现三大运营商5G网络信号全线连续覆盖,让游客在高山间穿行时也能享受到高速网络带来的便利。这条“穿越喀斯特的钢铁动脉”将黔山贵水与珠江三角洲紧密相连,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注入强劲“铁动力”。同时,高铁不仅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能辐射至贵州、广西,也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贵广高铁激活沿线“沉睡”的旅游资源。曾经因交通闭塞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景色,如今借助高铁东风迎来新生,一处处民族风情独特、自然风光秀美的景区随着高铁的延伸组成了“民族风情旅游线”。肇兴侗寨曾是一颗被贵州连绵高山封存的“明珠”,因交通不便只有零散的游客光顾这里,高铁的开通为该地旅游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体验独特的侗寨建筑与侗族文化;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入粤桂黔3小时旅游经济圈后,凭借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旅游观光农业的大力发展也为三江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贵广高铁提质改造工程完成后,从广州到兴坪最快只需1小时49分,兴坪古镇吸引了众多大湾区游客,让“甲天下”的山水风光转化为带动民生改善的经济发展活力。“高铁+旅游”模式构建起粤桂黔“快旅慢游”“一线多游”的全新体验,也让沿线居民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从“环境美”向“发展美”的跨越。
贵广高铁促进沿线地区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为区域协调发展写下生动注脚。从榕江县的农特产品借助高铁实现“黔货出山”,到黔东南州积极引进大湾区企业,共同开发中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产业链,这条“钢铁动脉”推动沿线地区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
展望“十五五”,贵广高铁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释放,推动沿线形成更多特色产业集群。期待这条穿越山川的“钢铁巨龙”,持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书写更多跨越山海、协同共进的时代篇章。(文字/AI漫画:许文涵)
编辑:郭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