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类科学技术史-110》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

0
分享至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陷入了大分裂的时代。在300多年的岁月中,政局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受了极大地破坏。但是各族劳动人民忍辱负重,仍然维持着农业生产的进行,并有着一定程度的发展。当时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集中地体现在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


贾思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生活于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约公元480-550年)。曾任北魏高阳(今山东青州市)太守。他对农业分外重视,用毕生精力进行研究,善于吸取前人的农业科学成果和经验。他亲自到河北、河南等广大北方地区省份进行农业生产调研,并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则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合理经营的原则。他辑录前人文献,引用古书,广集民间流传的农业谚语、歌谣,吸取农民的生产经验,撰写成了一部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末年(约公元533-534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科技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约12万字,分为10卷、92篇。其内容十分丰富,除讲到农作物的种植、农具的改进外,还涉及到林、牧、副、渔等业的技术知识。所以又是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资料的百科全书。它将中国古代的农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该书的主要内容是:


1.大田作物的种植技术

该书将耕田篇放在首位。篇中已不再单纯强调深耕,还指出要注意墒情、地势、季节以及与其它环节的配合。书中反映出的保墒技术比汉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耕一耙一耱"相结合的一套保墒措施,表明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技术已基本定型。书中按季节将耕田分为春耕、夏耕、秋耕和冬耕;按先后顺序分为初耕和转耕;按深浅分为深耕、浅耕和逆耕;按方向分为纵耕和横耕。这比前代农书细致丰富得多。书中总结出了"秋耕欲深,春耕欲浅"、"凡耕高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若水旱不调,宁燥勿湿"的经验。贾思勰在书中把耙耱的作用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明确指出其保墒的作用,具体地论述了耙地的时间和次数。该书将收种即种子的选择、收藏和种前的处理,列为全书的第二篇;强调种子优劣、播种时间迟早与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具体记述了水选、浸种、晒种等处理种子的方法,并对中国水稻催芽技术作了最早的记录。书中的第三到第十三篇,作者对11类大田作物种植法均作了详实的介绍。对于轮作的论述,更有特色。如谷田"以绿豆、小豆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这是以前的农书所没有的。说明当时的农业技术又有了新发展,对作物的种植规律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2.家畜饲养与树木栽种法

中国古代关于畜牧业的书籍历来很少,而且极少受到重视。这样,该书便成为流传下来的汇集了牛、马、猪、羊饲养法的最早辑本。书中记述的有关依动物天性进行管理;重视良种杂交等内容相当珍贵。书中还收集了许多兽医药方,使之成为最早记载兽医药的农书。

书中第4、第5卷专论果树栽培和材用木的栽培法。主要技术措施有移栽、插枝、压条、嫁接等。该书指出,某些树必须移栽,其技术措施是:"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不令转移。大树髡之,小则不髠,先为深坑,内树讫,以水沃之。著土,令如薄泥,东西南北摇之良久,然后下土紧筑。时时灌溉,常令润泽,埋之欲深,勿令挠动……以正月为上时,二月为中时,三月为下时"。这套植树方法至今仍被遵从。对插枝种树的方法,书中作了详细的介绍:"先掘坑、将约1米长的枝条置于坑中,两端朝上,用石块、土等压住,将坑填平,经常浇水即可。""压条法"与插条法的不同在于长出新根前,所压枝条与母本不分开,该法是用土将枝条压于地下,等条上的新枝长高数寸时再用土盖上,来年即能与原枝分开,移栽他处。《齐民要术》记述的插法,实际上是嫁接法,较为先进。书中以杜型为例介绍了具体的接法:"用锯截杜,令去地五六寸,在锯口处斜扦竹刺皮木之际,深一寸,选取梨树上向阳的枝条,长五六寸,也斜扦过心,大小长短与签等,剥去黑皮(与杜重合部分,勿伤青皮),拨去竹签,将梨枝插入,木向木,皮向皮,然后用棉布裹紧,封上熟泥,用土将树桩埋上即可。"书中还介绍了远亲嫁接法,但成活率低。总体来说,书中所记载的技术还比较原始,而且应用也不普遍,但是为后世树木栽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功劳不可埋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疯说时尚
2025-11-16 10:37:52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自曝对渔民有天然感情:小时候夜里经常钓黄鳝,白天抓小鱼!现场炒制宿迁名菜酱豆炒蛋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自曝对渔民有天然感情:小时候夜里经常钓黄鳝,白天抓小鱼!现场炒制宿迁名菜酱豆炒蛋

和讯网
2025-11-17 17:40:37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40金,浙江单日狂揽10金反超江苏逼近广东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40金,浙江单日狂揽10金反超江苏逼近广东

老吴说体育
2025-11-18 00:56:22
明天11月19号: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大改!存一万元,一年领多少?

明天11月19号: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大改!存一万元,一年领多少?

李博世财经
2025-11-18 10:33:22
泽连斯基终于下达撤退命令,但很遗憾,几千乌军已经插翅难飞

泽连斯基终于下达撤退命令,但很遗憾,几千乌军已经插翅难飞

漫步独行侠
2025-11-17 11:25:55
两场战争,将在中国家门口爆发,打还是不打?中方态度非常明确

两场战争,将在中国家门口爆发,打还是不打?中方态度非常明确

空天力量
2025-11-17 13:21:28
发小当上公安局长后,竟把我调去守水库!三个月后他突然深夜到访

发小当上公安局长后,竟把我调去守水库!三个月后他突然深夜到访

呆子的故事
2025-11-14 16:18:57
“广东是最重男轻女的地方!”园长讲述幼儿园日常,让人破防!

“广东是最重男轻女的地方!”园长讲述幼儿园日常,让人破防!

知晓科普
2025-11-18 10:48:08
乌克兰一夜重击俄罗斯三大电网!清理红军村26平方公里

乌克兰一夜重击俄罗斯三大电网!清理红军村26平方公里

项鹏飞
2025-11-17 20:54:09
贾跃亭正加速清偿中国法下的债务,「下周回国」又提上日程了!

贾跃亭正加速清偿中国法下的债务,「下周回国」又提上日程了!

雷科技
2025-11-17 16:05:48
“我已经照顾不动她了”,日本女子勒死102岁母亲,被判监禁3年缓刑5年

“我已经照顾不动她了”,日本女子勒死102岁母亲,被判监禁3年缓刑5年

极目新闻
2025-11-18 10:55:02
北京楼市:流动性最差的地方,劝你慎重…

北京楼市:流动性最差的地方,劝你慎重…

北京房姐
2025-11-18 13:18:02
霍建华做梦想不到,新剧上映不到24小时,口碑一夜反转,赢麻了

霍建华做梦想不到,新剧上映不到24小时,口碑一夜反转,赢麻了

阿讯说天下
2025-11-17 18:15:06
祸不及家人!姆巴佩被巴黎气炸:拿他弟弟撒气 后者整日以泪洗面

祸不及家人!姆巴佩被巴黎气炸:拿他弟弟撒气 后者整日以泪洗面

风过乡
2025-11-18 07:45:34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

扶苏聊历史
2025-11-17 16:43:13
船记:哈登三分绝杀明显被犯规但没哨!登哥气的跳脚裁判直接无视

船记:哈登三分绝杀明显被犯规但没哨!登哥气的跳脚裁判直接无视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8 10:54:16
开发商伪造公证书变卖房主34套房,当地房管局:无能力核实真假

开发商伪造公证书变卖房主34套房,当地房管局:无能力核实真假

新京报
2025-11-17 19:43:32
广东流感阳性检出率超30%,儿科专家发声

广东流感阳性检出率超30%,儿科专家发声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13:53:11
法乌签署《天空盾牌-2025》协议,法国将向乌克兰交付100架阵风

法乌签署《天空盾牌-2025》协议,法国将向乌克兰交付100架阵风

史政先锋
2025-11-17 22:21:10
郑丽文上任后最新民调:国民党支持度增3.9%,蓝+白胜绿近10%

郑丽文上任后最新民调:国民党支持度增3.9%,蓝+白胜绿近10%

海峡导报社
2025-11-18 11:23:10
2025-11-18 14:35:00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incentive-icons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从宇宙诞生到人类文明,专注地球史、人类史、民族史、文明史。
8114文章数 56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头条要闻

小伙和31岁女网友发生关系 婚礼上发现女方父母是演员

头条要闻

小伙和31岁女网友发生关系 婚礼上发现女方父母是演员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亲子
旅游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你知道孩子心中最害怕的是什么吗”,小孩哥分享五件最害怕父母做的事

旅游要闻

秋假大军,忙坏米老鼠和哈利波特…细解京沪两大主题乐园之各有千秋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