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被领导一句话抹掉KPI,跟袁可立被清朝直接“销号”三百年,滋味差不多——你拼命救下的公司,转眼把你从考勤系统里删了。
1623年,旅顺口海浪拍船帮,袁可立站在甲板,手里令旗一甩,明军小船像下饺子扑向的后金大舰。那天努尔哈赤折了四千多人,铠甲沉海,漂到山东渔民网里,卖废铁换了好几顿酒。老乡们只记得“袁大人来了,倭船不敢靠岸”,没人想到这胜仗后来被清宫档案涂成“小摩擦”。
![]()
最狠的是策反刘爱塔。老努的嫡亲女婿,半夜带两千精壮、四十匹好马、七门红衣炮,渡海来降。袁可立给他改了名“刘兴祚”,发套明军制服,第二天就拉去守皮岛。努尔哈赤气得在御帐里摔了金杯,镶的玛瑙崩到侍卫脸上,划一道血口子——这细节朝鲜使臣写在日记里,清朝编《明史》时整页撕掉,说“无凭”。
![]()
可立下狠劲,自己也穷。苏州当推官那几年,腊月审案,炭盆舍不得多点一块,冻得手指裂口子,拿白布缠了继续写判词。同僚笑他“省煤巡抚”,他回一句:“煤能省,命不能省。”后来他把这句刻在登莱兵工厂门楣,工匠每早抬头看见,铁锤抡得飞起。
![]()
1626年,魏忠贤一句话:“袁某谋久,恐生变。”兵部连夜调他回京,船过登州水城,百姓黑压压跪码头,手里举腌鱼、干枣,往甲板上扔。袁可立站在船尾,没穿官服,只套件旧青布袍,冲大家拱手,喉咙里咳得跟破锣似的——半年后人就咳血去了。灵柩回商丘,家里清点遗物,只剩二十两俸银、一箱子兵书,扉页写“吾死后,城可破,书不可亡”。清兵入关,果然先烧他宅子,书页灰被风卷到南门楼上,厚厚一层白,像下了一场迟到的雪。
![]()
2010年商丘重修故居,我去看,青砖缝里还夹出焦痕。讲解员小姑娘背台词:“民族英雄,抗金名臣。”我打断她:姑娘,他抗的不是金,是命——把穷命、文官命、被排挤的命,硬掰成胜仗的命。可惜公司上市,创始团队名单里没他,连工牌都被保安收走。
![]()
今天你在格子间熬夜改PPT,别抱怨功劳被老板拿去,想想袁可立——七场大胜仗,连名字都被对手删了。可只要海面还有小船,就没人能真正抹掉那场火攻的痕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