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赋能农业发展的民生工程,本应精打细算用准财政资金、实事求是匹配生产需求。在陕西渭南临渭区崇凝镇渭桥路及红五月大樱桃种植园区域的项目现场,却暴露出设施违规布局的诸多问题,令人痛心更引人质疑。
![]()
设施选址脱离实际,违背建设核心原则。根据相关通则与管理办法,高标准农田设施需布局在集中连片耕地区域,服务农业生产。但现场多个出水桩被安置在树林边缘、生活垃圾旁,周边荒草丛生无任何农作物种植痕迹,完全背离“设施与耕地匹配”要求。如此规划设计,显然是脱离实地调研的“纸上谈兵”,让本应服务生产的设施沦为“闲置摆设”。
![]()
功能失效背后,是财政资金的潜在浪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是提升农业生产能力,而这些“建而不用”的出水桩,既无法发挥灌溉效用,更可能造成财政资金低效使用。项目立项阶段若能充分论证布局实用性,精准对接农业生产需求,何至于让民生工程变成“形象工程”?这背后是否存在规划论证走过场、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亟待查清。
![]()
合规性与环境风险更不容忽视。出水桩紧邻生活垃圾堆,既违反《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也不符合“生态良好”的验收标准,极易污染土壤和水源。施工监管中未清理周边环境,验收环节未发现明显违规,暴露出项目全流程监管的漏洞。若验收流于形式、监管形同虚设,“高标准”便会沦为“低标准”,民生工程的公信力也会受损。
高标准农田建设容不得半点虚功。恳请崇凝镇正视质疑,公开项目规划、监管及验收相关记录,严查规划脱离实际、监管缺位等问题,尽快拿出违规设施整改方案。唯有坚守“实用为王”的原则,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让设施真正服务农业生产,才能守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初心,不负群众对民生工程的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