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El Financiero》2025年11月5日报道,拉美电商巨头 Mercado Libre(美客多)正式对中国跨境平台 Temu 与 Shein 发出公开批评,要求各国政府对其实施更严格的市场与税收监管。
该公司阿根廷区总裁Juan Martín de la Sern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来自中国平台的“不公平竞争”正威胁拉美地区的本地企业与就业结构,并呼吁建立一个“适用于所有参与者的公平监管框架”。这也是截至目前,拉美本土龙头企业针对中国电商的最直接、最系统的表态之一。而其背后折射的,已不仅是市场竞争,而是一场关乎“数字主权”的制度性博弈。
![]()
一、电商格局生变:“竞争不公平”成为政策导火索
据《El Financiero》报道,德拉塞尔纳在采访中指出:“当市场无区分地开放,一家亚洲公司通过海运将产品运抵阿根廷时,创造的就业是中国的,而非阿根廷的。”
这番言论并非针对个别品牌,而是一种针对跨境模式的结构性批评。
它揭示出:本地平台的商业竞争,正被提升为国家产业安全与就业议题。
以墨西哥为例,2025年以来,政府已连续推出多项电商监管措施:
将来自中国及其他无自贸协定国家的小包裹关税从19%提升至33.5%;要求跨境电商平台同步销售数据与纳税记录;
推动海关与SAT税局建立数据直连机制,实现进口申报追踪;
在知识产权层面强化IMPI执法,打击假冒与灰色商品。
这些政策的核心逻辑,与美客多的表态一脉相承:即通过税制与监管实现“本地公平”。
与此同时,市场格局的变化也在放大矛盾。
据Sensor Tower统计,2025年上半年Temu在拉美的月活跃用户增长143%,突破1.05亿人;Shein在墨西哥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20%。
相较之下,美客多虽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但其利润空间正在被低价平台蚕食。
在这种背景下,美客多选择公开发声,既是商业防御,也是政策呼吁。
它希望通过“公平竞争”的政治叙事,将自身的市场议题转化为政府的监管议题。
二、从“价格竞争”到“制度竞争”:拉美监管逻辑的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美客多的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拉美多国政策节奏同步。
《El Financiero》评论指出,拉美正进入一个“制度性防护期”——各国政府在保障本地就业、抑制通胀与维护税基的多重压力下,正在逐步收紧跨境电商政策。
以墨西哥为例,财政部与SAT正从三条线同时推进:
税务端:强化平台代扣代缴机制,锁定交易源头;
海关端:强化电子报关与商品编码识别,禁止低估申报;
产业端:结合“墨西哥计划”,推动制造业回流与就业本地化。
这一逻辑的核心,在于“把数字经济纳入本地财政和产业秩序”。
换句话说,过去以低价、跨境、轻资产为特征的模式,正在被纳入到“重合规、重数据、重税务”的新框架。与此同时,舆论环境的转变也在推动政策形成合力。
拉美主流媒体开始以“保护就业”“防止倾销”为关键词讨论跨境平台,而非单纯的消费便利。
从智利到乌拉圭,多个国家都在研究取消“低值免税”政策,以确保海外卖家承担与本地商户相同的义务。
因此,美客多的“发声”或许并非市场反应,而是政策预演。
它让外界看到一个趋势:拉美电商竞争正从“价格竞争”过渡到“制度竞争”,而制度优势将成为新的护城河。
三、中企视角:从红利期到规则期的转折
面对这一趋势,中国企业亟需从“低成本扩张”转向“合规嵌入”。
所谓“嵌入”,并不仅是注册一家墨西哥公司或打通清关通道,而是要真正进入当地的法律、税务与社会体系,让企业成为墨西哥经济生态的一部分。
过去三年,拉美市场的跨境增长建立在流量红利、成本差与制度真空的叠加上,如今这些条件正在快速消退。监管红线开始下沉,从平台端延伸到仓储、支付、物流与售后端口。
对外贸企业而言,从价格驱动转向制度驱动,正在成为无法回避的结构性拐点。
墨西哥及拉美市场的“红利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无论是电商、跨境零售,还是仓储与供应链金融,越来越多的行业被纳入监管“选中名单”。
财政部、SAT税局、IMPI知识产权局与劳动部的协同执法,正在构建一条贯通“税务—海关—品牌—用工”的监管链条。
合规不再是企业发展的“缓冲区”,而是进入市场的前置门槛。
未来两年内,谁能率先在这一框架下完成体系化调整,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稳住阵脚。对中资平台与卖家而言,重点不在于应急,而在于重新定义自身在墨西哥经济结构中的角色。
企业需要从“海外卖家”转变为“本地经营者”,从“政策观察者”变成“制度参与者”。
这一转变要求企业同步推进三条主线:
主体本地化:注册墨西哥法人,拥有合法RFC与电子签名,参与税务体系;
数据合规化:确保CFDI电子发票、收款账户、报关单据一致,防止被视为虚假交易;
品牌正规化:通过IMPI注册商标,建立品牌责任主体,避免侵权查封与账户冻结。
更重要的是,要在战略层面主动与本地政策对齐。
这不仅意味着关注政府公告或平台政策,更要通过行业商会、地方政府、经济园区等渠道建立长期沟通机制,理解政策制定的节奏与意图。
在拉美市场的“下半场”,竞争的关键不再是价格,而是规则;优势的来源不再是低成本,而是体系化。
谁先完成制度嵌入,谁就能在监管加码的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对中国企业而言,这不是防守阶段,而是新一轮产业布局的起点。
从“监管呼声”到“政策收紧”,墨西哥与拉美电商市场正进入一个规则重塑期。
美客多的发声,既是商业防御,也可能成为政策催化——它代表了本土企业对“制度型竞争”的再定义。对于中资企业而言,这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种信号:当市场规则从流量与价格转向合规与透明时,真正的壁垒,不再是成本优势,而是体系嵌入能力。拉美市场正在加速进入“高压监管”与“高信任经营”的新阶段。
谁能率先完成本地化转型,谁就能在这场监管重塑中,成为少数稳站牌桌的玩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