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啥大事儿,今晚简单聊几点。
1)日本方面,开始认怂了。
今早消息,日本外交部官员将从星期一(11月17日)起访问中国。
很明显,这是希望来中国寻找给事件降温的,但中国是一点面子都没有给。
同时,今天中国还在宣布一系列的对日反制措施,包括叫停了日本电影的上映等。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本在赚中国的钱),所以主动权是掌握在咱们手里,有很多手段可以使出来。
这个事儿吧,哨兵的观点不变,就中日现在的实力对比,日本掀不起啥浪花,咱们也不会把日本当成对手,他们真的不够格,中国现在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美国。
2)中美科技竞争。
昨天讲的阿里QWEN的事情,今天继续发酵。
千问App今天正式上线,但刚上线就崩了,疑似因用户涌入过载,部分服务出现拥堵和中断。
今天,大A的千问概念被炒作;
今晚,阿里在美股盘前交易中涨3%。
千问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与此同时,昨天,华为方面宣布,将在11月21日发布AI领域的突破性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软件创新实现英伟达、昇腾及其他三方算力的统一资源管理与利用,屏蔽算力硬件差异,为AI训练推理提供更高效的资源支撑。
华为的这一技术可将行业平均30%-40%的算力利用率提升至70%,释放硬件潜能。
目前,国产的AI芯片性能,确实不如英伟达,国产芯片想要追赶上英伟达,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国内科技企业正在通过两种方式来缩小差距:
一是通过软件的创新来弥补硬件的不足。
年初,DeepSeek就已经成功过,用比美国企业的成本低得多的算力成本,训练出了大模型。
华为最新的这一技术,也是通过软件的创新,提高算力硬件的利用率,以缩小硬件(芯片)的差距。
二是通过算力集群来弥补单个芯片的性能不足,简单来说就是大力出奇迹。
此前,华为发布的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实现384卡高速互联,就是这一思路的成果。
中国超节点,通过以规模换性能,以能源换性能,可以通过更多的卡数和更高的能耗实现与海外超节点同等的算力。
不过,这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 同时,散热也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国产芯片在电源和液冷散热方面,相对于英伟达的芯片,需求会高几倍!
这个成本和代价,是咱们可以接受的。
3)有“锂”走遍天下!
今天,碳酸锂期货涨停,刺激了上游的锂矿概念大爆发。
导火索是某家龙头企业的董事长李良彬预测:2026年碳酸锂需求会增长30%!
目前,锂电池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储能电池,这个道理,上周哨兵在《讲一个逻辑!》之中讲过,更早之前(10月)也讲过储能的逻辑。
前三季度中国储能电芯产量达355.1GWh,同比增长57.5%,增速显著高于动力电池的45.6%,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增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储能电芯在总电芯产量中的占比,也从1月的27.2%提升至9月的31.9%。
目前,整个锂电池产业链,核心的驱动就是储能需求的爆发。
从市场炒作的角度来看,有产业趋势、行业景气度作为支撑的行业,炒作才有持续性!像AI、存储芯片、储能等近期大热且持续炒作的行业,就是如此……
今天指数小跌,个股分化,没啥好说的。
现在就是政策空窗期,都在等,市场以场内存量博弈为主,资金在等待12月两场重磅会议的消息。
对于市场,大家继续保持淡定就好,不折腾,也不必天天盯着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