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卢娜 (资深财经评论员|财富自然增长法创立者)
周末是不是又被刷屏了?
特斯拉、通用汽车大规模禁用中国零部件,供应链大迁徙,世界工厂要凉……
各种小作文满天飞,搞得人心惶惶。
但说实话,大部分人都被带偏了。
你真以为这是特斯拉或者通用嫌咱“中国制造”不香了?
不是。
马斯克这样的大佬比谁都清楚,中国供应链的效率和成本有多恐怖,上海的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全球最赚钱的“印钞机”。
所以,这事你压根不能当一个“商业新闻”看,这不是一个经济选择题,这是一个政治必答题。
说白了,这不是市场无形的手在操作,而是“那只看得到的巨手”直接下场掰手腕了。
我们看到的所谓“禁用”,本质上是地缘博弈这盘大棋,落在了汽车产业布局这个棋盘上。
这不叫“脱钩”,这叫“强制换轨”。
01
谁在逼他们?
首先得搞明白,车企是干嘛的?赚钱的。
做生意最讲究“性价比”和“稳定性”。按这个道理,中国供应链是全球最优解,没有之一。
那为什么特斯拉和通用要干这种商业逻辑的决定?
答案不在底特律,在华盛顿。
关键点在于美国那个《通胀削减法案》(IRA)。名为“通胀削减”,实际上干的是“贸易保护”。
这法案里有条规定:如果你的电动车想拿到美国政府那7500美元的巨额补贴(这可是真金白银),你车里的电池组件和关键矿物,就不能来自“受关注的外国实体”。
这个“受关注的实体”名单,你猜猜大BOSS是谁?
没错,就是中国。
这是啥概念?打个比方。
你好比是特斯拉,在美国卖车,要享受美国政府的税收优惠或者消费补贴,但不能去隔壁老王(中国)家买。你去老李(韩国)、老张(日本)家买,或者干脆在咱自己院子(北美)里造,我就给你发券。
你是特斯拉,你咋选?
一边是离不开的、便宜好用的中国供应链;一边是客户实实在在的税收消费补贴。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马斯克)知道,必须“合规”。
通用汽车也一样,它要拿补贴,就必须在供应链上“政治正确”。
这不是经济问题,这是地缘政治在给全球产业链“划三八线”。
02
是全部“拉黑”吗?
很多人一听“禁用”,就以为是所有中国零件都不要了。
想多了。
如果特斯拉和通用真把所有中国零件都换了,他们的车价估计得翻番,而且工厂第二天就得停工。
他们换的是什么?
1. 换的是“心脏”:电池。
电动车,核心就是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尤其是电池,占了整车成本的40%甚至更多。
而这个“心脏”,恰恰是中国拿捏得最死的地方。
全球电池市场,宁德时代、比亚迪加起来占了半壁江山。上游的锂盐、中游的负极材料(石墨),中国更是“霸主”。
美国最怕的就是这个。他怕未来全球的电动车,都得跳着一颗“中国心”。
所以IRA法案精准打击的就是电池。
2. 换的是“大脑”:智能和数据相关的零件。
现在的车,不叫车,叫“四个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
这里面涉及大量的芯片、雷达、传感器、智能座舱软件。这背后是啥?是数据。
在地缘博弈的视角下,数据=情报=安全。
美国不希望一辆跑在底特律街头的通用汽车,它的“大脑”和“眼睛”(比如激光雷达)是中国造的。
同理,我们也不希望。
所以,真相是啥?
他们不是要把中国供应链“一锅端”。而是要搞“A/B链”,或者叫“双供应链”。
什么意思?
A链(中国链):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继续用“宁德时代”的电池,用中国本土的各种零件。造出来的车,卖给中国、欧洲、东南亚。
这条链追求的是“极致效率”和“成本”。
B链(北美链):特斯拉和通用的美国、墨西哥工厂,被迫去采购韩国LG、日本松下、或者美国本土的电池(哪怕又贵又不好)。造出来的车,专门卖给美国和加拿大,为了吃那7500的补贴。
这条链追求的是“政治安全”和“合规”。
他们换的,只是那个“北美特供版”的供应链。
03
“二选一”的短期危机
这事对我们没影响吗?不可能。
短期的“危”(挑战)是实实在在的:
1. 出海企业“挨闷棍”。
以前,我们的零件厂(比如给特斯拉供电池的宁德时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要抱紧特斯拉大腿,它去哪建厂,我就跟去哪开分厂。
现在不行了。
这直接导致我们那些“全球配套”的供应链企业,海外订单会流失,必须面临“二选一”的站队。
这是最直接的痛。
2. “产业外迁”在加速。
为了绕开这个“三八线”,很多中国企业怎么办?
“曲线救国”。
他们跑去墨西哥、摩洛哥、甚至韩国建厂,披上一层“马甲”,摇身一变,成了“墨西哥制造”,再卖给美国。
这看起来很聪明,但实际上呢?资本、技术、就业,都流出去了。
这叫“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客观上确实在掏空我们的一部分产能。
04
决战"核心技术"
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只看到“危”,那就太悲观了。
从宏观布局和产业变迁的角度看,我觉得反而是个巨大的“机”(机遇):
1. 它彻底打醒了“幻想”。
过去我们总觉得,全球化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要我把东西做到最好、最便宜,你就“离不开”我。
现在这记耳光打过来,让我们彻底明白:商业的尽头不是商业,而是政治。
人家宁可要“又贵又差但安全可控”的,也不要“物美价廉但受制于人”的。
这逼着我们必须从“供应链思维”转向“全产业链思维”。
不能只满足于当一个“零件供应商”,必须在核心技术源头、在高新科技标准制定上,也拿到话语权。
2. 它反向证明了我们的“强大”。
你琢磨一下,美国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甚至不惜“自残”(让自家车企成本暴涨),也要搞中国供应链?
如果对手是个菜鸟,你会专门针对他吗?不会。
你只有在面对一个“高手”,一个能掀桌子的对手时,才会用尽一切“盘外招”去限制他。
美国搞IRA,恰恰证明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黄金赛道”上,已经跑得太快了,快到他必须强行改规则、使绊子,才能勉强跟上。
3. 它在“倒逼”我们的产业升级和“内循环”。
以前我们很多企业是“外向型”,躺着给海外大厂做配套,很舒服。
现在海外市场(北美)被“人为设障”了,怎么办?
这会激发中国本土车企和供应链的“内战”,战火升级,最后“卷”出真正的世界级巨头。
同时,北美市场不让进了,那广阔的东南亚、中东、南美呢?
这些“一带一路”国家,他们不需要7500美元的补贴,他们只认“性价比”。
中国车和中国供应链,在那里就是“降维打击”。
结语:
全球化2.0时代,要勤练“内功”
说到底,特斯拉和通用的这次“换零件”标志着,那个舒舒服服“你造零件、我来组装”的全球化1.0时代,结束了。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站队”和“重组”的2.0时代。
这就像一场暴风雨,躲是躲不过去的。有人在风雨里抱怨,有人却在风雨里看到了满地的黄金。
与其焦虑“人家不要我们了”,不如低头看看,我们自己的“内功”练得怎么样了?我们的“备胎”(国产替代)都准备好了吗?
![]()
百股涨停狂欢,主线切换正在酝酿
今日的A股,表面看指数绿意盎然,核心资产更是寒意逼人;但题材端的火炉烧得正旺,超百股涨停,连板股横行。
这种“指数弱、个股强”的撕裂,恰恰说明市场正处于新旧周期的交割点:
机构在撤退,游资在狂欢,而散户在迷茫。
一、 盘面解构:谁在抛售?谁在接力?
1. “聪明钱”的避险:核心主线的集体休整
以存储芯片、光模块为代表的AI硬件端,今日成为了杀跌的“重灾区”。这并非无风起浪,大洋彼岸传来的信号耐人寻味:
大佬离场:亿万富翁Peter Thiel清仓英伟达,软银、桥水同步减持。这不仅是获利了结,更是一种“周期见顶”的暗示。
宏观施压: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跌破50%,流动性预期的收紧,让高估值的科技成长股率先感受到了寒意。
当全球顶级的资金开始对AI硬件“恐高”时,A股的映射效应是立竿见影的。
我认为,这不是行情的终结,但可能是第一阶段“唯硬件论”的休止符。
2. 极致的投机:当逻辑真空,资金便拥抱“玄学”
主线退潮后,溢出的流动性并没有离场,而是选择了“向下兼容”。 资金便开始讲究“名字美学”和“连板信仰”。
平潭发展、孚日股份的强势连板,以及统一股份等“玄学”概念的活跃,本质上是存量资金,在缺乏明确锚点时的抱团取暖。
这种行情,看懂的是情绪,看不懂的是逻辑。
3. 唯一的“硬”逻辑:涨价重塑电池产业链
在一片情绪炒作中,电池原材料板块是唯一具备“产业基本面+价格强支撑”双重逻辑的领域。 从六氟磷酸锂到碳酸锂,涨价的传导链条清晰可见。
天际股份、多氟多、大中矿业的强势,不是无脑炒作,而是困境反转的产业资本在用真金白银投票。
这里有期货市场的助攻,更有行业去库存结束的曙光。
4. AI的“换挡期”:从“铲子”到“金矿”
当英伟达(卖铲子的)调整时,阿里“通义千问”进军C端、三六零涨停(挖金矿的)却在崛起。
这说明资金正在进行高低切换:从拥挤的硬件端,流向应用落地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产业逻辑正在重构,而非消失。
AI并没有死,只是在换挡。
二、 明日策略:在分歧中寻找确定性
面对这种“妖魔乱舞”与“白马失蹄”并存的市场,普通投资者的策略必须聚焦:要么拥抱最硬的趋势,要么博弈最强的情绪。
1. 产业趋势+涨价线:去伪存真,严防“监管顶”
电池原材料(锂、VC等)是当前容错率高的板块,但节奏至关重要。
关注轮动:天际股份、华盛锂电等前排个股已经触发了监管的敏感神经,短期再去追高性价比可能较低。
寻找补涨:目光应转向“有逻辑支撑的低位股”。锂矿方向今日最强,大中矿业加速、天华新能20cm涨停,如果它们明天能抗住异动监管的压力,那么盛新锂能、中矿资源等尚未大爆发的标的,就可以关注。
VC板块:孚日股份是情绪标杆,如果能打开高度,后面的富祥药业可以关注是否走模仿趋势。
2. 纯投机端:只做“龙头”,不做“杂毛”
今日安泰集团的巨幅震荡再次敲响警钟:退潮期,杂毛死于分歧,龙头生于烂板。
核心策略:后续的投机博弈将非常残酷。你的目光只能锁定在两个地方:
最高板的活口:如单波的孚日股份、二波的平潭发展。
低位的试错:如雪人集团这种低位起势的一进二机会。
风险提示:周三(合富复牌前一日)将是情绪的大考。对于盈新发展、大有能源这类纯筹码博弈的跟风票,请考虑是否在分歧来临前兑现利润。记住,这是套利,不是投资,不要谈恋爱。
三、 我的思考:价值终会回归
今天我们一边看着美股AI巨头的起落,担心错过科技变革的列车;一边又在A股的“玄学”涨停中,试图抓住短期暴富的稻草。
但投资是一场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
当市场在这个位置出现巨大的分歧时,恰恰是我们应该冷静下来的时候。
主力资金从英伟达撤退,告诉我们要敬畏周期;
游资点火玄学股,告诉我们情绪总有尽头;
而电池材料的涨价,告诉我们哪怕在最卷的行业里,只要供需关系改善,价值终会回归。
在这个喧嚣的市场里,只要你能守住自己看得懂的那一条主线(比如“产业基本面+价格强支撑”),依然会有所收获。
对于指数4000点,我还是那句话:不是午市的起点,但也绝不会是牛市的终点。
目前市场正在以时间换空间的形式,展开调整反复。4000点一带行情调整的越久,未来只要市场能够形成有效突破,量能重回2.5万亿,往上扩展的空间就越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