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要保养车,4S店告诉我在原来4S店买的6年保修、保养服务不能使用。我这个服务还有一年半才到期!”天津市民郑先生说,2020年12月,他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凯迪拉克4S店买车,同时购买了“双保”服务。
今年上半年,空港4S店撤店,保修保养服务被转至凯迪拉克在天津的其他4S店内。而10月份,他前往新4S店保养时却被告知,原本购买的“双保”服务不能正常使用。津云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与郑先生有着类似遭遇的车主,并不少见。
01丨投诉:4S店撤店6年“双保”服务兑现难
2020年12月,郑先生在逛了天津多家凯迪拉克4S店后,以214700元的票面裸车价格,在空港4S店购买了一辆XT4越野车。
![]()
郑先生逛4S店时发现,凯迪拉克销售人员都会推荐车主购买额外服务。起初他并没有购买想法,但在空港4S店确定买车后,销售人员极力劝说他购买6年“双保”服务,并提出如果购买“双保”,可以降低裸车价格。
“这个条件太有吸引力了,我想着反正去外面也要保养,新车在4S店保养更放心,所以最后花13000多(元)买了‘双保’,裸车价4S店给便宜了两千(元)左右。”
![]()
在郑先生提供的《广汇汽车延保服务手册》上,记者看到,所谓的6年“双保”,是车主在购买车辆之后6年内进行的保修和保养服务。其中,保修服务包括对车辆发生或出现故障的任何保修部件进行修理或更换;保养服务则规定达到要求里程可直接到店进行免费基础保养。
“按照里程要求,我的车保养差不多一年两次,6年就是12次。到今年10月前,我一共保养了9次。”今年上半年,空港4S店在没有提前通知车主的情况下撤店,保修保养服务被转至凯迪拉克在天津的其他4S店内。10月份,又到了车辆保养的时候,郑先生前往位于西青中北镇的凯迪拉克4S店。“中北镇4S店的工作人员说,我的6年‘双保’不能在他们的4S店内继续使用。”
![]()
随后,郑先生多次联系了凯迪拉克品牌客服,工作人员回复称,“双保”属于4S店行为,品牌并未授权,与品牌无关,且撤店导致的后续服务问题牵扯人数太多,车企无法承担。对于这样的答复,郑先生很疑惑,“4S店是品牌授权的,难道品牌对4S店的行为没有任何监督的责任吗?”
近一个月来,他尝试联系4S店所属的天津市汇普益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及该公司所在的“广汇汽车”,但均未成功。无奈之下,他只能投诉至12345,但目前还没有回复。
02丨调查:经营不善多品牌4S店关门
前文提到的“汇普益盛”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广汇汽车”旗下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目前仍处于存续状态,但处于经营异常状态,已经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
![]()
公开报道显示,多次蝉联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榜首的“广汇汽车”,截至2023年年末,在全国28个省份,运营700余个营业网店,包括600余家4S店。但这两年,该集团在全国多地的4S店出现了提车困难、服务无法兑现、撤店跑路等问题。
此前,该集团在天津有多家汽车销售服务子公司,销售包括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捷豹路虎等多个汽车品牌,因经营不善,目前广汇汽车在天津的大部分4S店已经撤店。
郑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黑猫投诉上,2023年6月,有消费者在空港凯迪拉克4S店买车时,花费7988元购买了“双保”服务。维修保养业务迁至其他4S店后,他前往新4S店保养,但被告知该店更换法人,之前购买的“双保”不予认可。
“双保”服务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不只出现在凯迪拉克的车主身上。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别克、雪佛兰的车主们也在纷纷投诉“双保”无法兑现。从今年1月的一篇公众号文章中,记者发现彼时“天津广汇双保车主群”有263人,“天津广汇双保维权群”有119人。
03丨经销商:经销商多部电话已失效 总部称正在推进处理中
空港4S店撤店,车主们的“双保”怎么办?
11月7日,记者尝试拨打“汇普益盛”公司的电话,但已经是空号。11月10日,记者拨打了《广汇汽车延保服务手册》上登记的“广汇汽车”总部、华北公司、河南公司、山东公司、北京公司和新疆公司等6部电话,这些电话有的显示空号,有的已经不存在。11月12日,记者通过多个途径,找到了5部广汇汽车集团的电话,但其中2部一个是空号,一个一直无人接听,另外3部记者分多个时段拨打始终处于忙音。
“广汇汽车”集团隶属于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汇总部”)。11月12日下午,“广汇总部”工作人员说,他们也没有“广汇汽车”的有效联系方式,但此前“广汇总部”的相关领导已经进驻“广汇汽车”推进处理售后服务等问题,后续会成立专门的服务中心,有专人联系车主们进行对接。
04丨品牌方:凯迪拉克品牌尚未回应
和郑先生一样,不少车主选择在4S店购买服务,并非看中4S店,而是对汽车品牌的信任。4S店销售的服务项目,汽车品牌是否有监督和约束的责任?4S店撤店,车主们的售后服务该如何继续?
11月12日,凯迪拉克客服人员记录了记者的问题,称会反馈给相关领导后,再进行回复。截至记者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应。
05丨律师:品牌方有监督义务 车主可起诉经销商
针对此事,天津律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波律师说,车主合同签订的相对方是经销商,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如果经销商不履行义务,车主可以提起诉讼。虽然合同中并未牵涉品牌方,但在车辆销售中,品牌方有义务对经销商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及时向消费者预警。
11月11日,郑先生已经将此事投诉至12345,后续进展,津云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
来源: 津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