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9岁女童瑞瑞(化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眼神空洞,一动不动。她不知道,此时,在河南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他的家人正在与河南省人民医院对簿法庭。当天,家属向医院索赔各项费用共计250余万元,并要求公开道歉,法院一审后未当庭宣判。
![]()
比诉讼更令人绝望的是,瑞瑞的父母还要在治疗与康复中煎熬,“一蹦一跳的来,现在一动不动。”母亲吴女士说,一定不会放弃对女儿的治疗。
一场看似平常的手术
11月16日晚,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的一间病房内,吴女士一边忙着为次日开庭做准备,一边观察着监护仪器的显示屏。病床上的女儿瑞瑞一动不动,空洞的眼神盯着病房的天花板。
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9个月。
今年2月10日,吴女士带着9岁的女儿瑞瑞从浙江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孩子颈部与会咽部有个小肿块,已经伴随她九年多了。“血管畸形,需要做个小手术。”医生的话让吴女士有些担心,但接下来的解释让她放下心来。“就是个注射手术,住院一周就好,不影响孩子上学。”
2月13日上午9时50分,瑞瑞被推进手术室,接受“支撑喉镜下喉部静脉畸形硬化剂注射术”。吴女士记得,女儿进手术室前还回头对她笑了笑:“妈妈,我很快出来。”
然而,没想到这成了瑞瑞清醒时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
![]()
关键的7小时
手术结束后,瑞瑞被转入AICU监护治疗。一家人守在门外,期待着医生通知他们孩子醒了。
等待,变成了煎熬。
家属获取的医疗记录显示,2月19日上午10时,查房医生发现瑞瑞的气管插管已被咬扁,通气不畅。然而,新的气管插管直到中午12时50分才被换上。更令人震惊的是,当日17时35分,医护人员再次发现气管插管位置异常,却直到19时50分才行急诊气管插管术。从首次发现气道不通畅到最终处理,整整过去了7个小时。“这7个小时,对全麻术后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谈及此事,吴女士的声音颤抖着。
2月23日,瑞瑞出现眼睑闭合困难、双眼上翻症状。紧急头颅CT显示,孩子已出现脑水肿。从此,瑞瑞再未醒来。
“医生最初说药量有些大,等一会就好。可是等到最后,却说孩子醒不过来了。”吴女士说,即使到现在,医院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反而有医生劝他们放弃治疗。
被篡改的病历
孩子病情稳定后,吴女士开始追问: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注射手术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在查阅病历时,她发现了更令人震惊的事实——医院多科室医护人员集中篡改了病历。“孩子被治成这样,我们只想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吴女士说。
这一发现后来得到了官方确认。2025年8月6日,《郑州市卫健委行政事项答复意见书》确认病历篡改行为属实,并对涉及的13项问题依法立案处理。
9月12日,瑞瑞家属向郑州市卫生健康执法支队提出了48条投诉内容,要求对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截至目前,他们仍未收到回复。
11月17日下午,奔流新闻记者就河南省人民医院在瑞瑞诊疗过程立案处理情况采访郑州市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执法机构正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因案件情况比较复杂,且当事人后期又提供了新的相关材料,目前正在一并调查。结案后,调查结果将在“信用中国”进行公示。
艰难的维权路
由于病历被篡改,医疗鉴定无法进行,瑞瑞一家只能选择诉讼维权。“我们没想到,面对病历被篡改的事实,医院起初不承认,反而说是合理的修改。”吴女士说。
11月17日上午,瑞瑞家属起诉河南省人民医院一案在河南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家属向医院索赔各项费用共计250余万元,并要求公开道歉。
经过两小时的庭审,法院未当庭宣判。
“法院很重视,庭审中给了双方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吴女士告诉记者,河南省人民医院医患办工作人员和两名律师出庭,对于起诉内容,被告方有承认的,也有辩解的。
破碎的家庭
过去的九个月,对瑞瑞一家来说,是一场醒不来的噩梦。
吴女士原本在浙江做电商,丈夫在工厂上班。他们有一双可爱的儿子和乖巧的女儿,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如今,这个家已经支离破碎。
九个月来,夫妻俩放弃了工作,一天24小时守在医院。“每天定十几个闹钟,根本没办法睡个囫囵觉。”吴女士说,监护仪器的每一声响动都会让她惊醒,生怕错过孩子的任何变化。
在医院的这些艰难日子,他们只能偶尔去弟弟妹妹家换洗衣服。“多亏了亲人朋友的帮助,才让我们坚持到现在。”
不放弃的希望
虽然医生说瑞瑞的情况已经无法逆转,但吴女士从未想过放弃。
“其实就是给瑞瑞打了一针,就成这样了。如果不做这个注射手术,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说到这里,吴女士的声音哽咽了。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让那些篡改病历、对女儿病情负责的医生受到应有的惩罚,还女儿一个公道。
“我们不会放弃治疗,希望法院能及时公正判决。”吴女士说,只有法院尽快公正判决,才能保证瑞瑞后期的治疗康复费用。
病房里,瑞瑞每天静静地躺着。母亲每天为她擦拭身体、按摩四肢,时不时跟她说话,尽管得不到任何回应。
“我相信她能听见我的声音。”吴女士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眼神里既有深深的哀伤,也有不容动摇的坚定。
一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如今只剩下病房里冰冷的机器声和父母无声的叹息。但在绝望中,仍有一丝希望在倔强地生长——那是母爱的力量,也是一个家庭对正义的期盼。
文·图丨奔流新闻采访组
(来源:奔流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