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大卫
编辑 | 茶茶
11月6日,美国最大的太阳能开发公司之一Pine Gate Renewables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破产报告显示,Pine Gate债务高达44亿美元,包括约20亿美元的工程债务,14亿美元公司层面的债务,以及10亿美元的未偿优先股,而其账上现金仅剩850万美元。
从资本的宠儿到无人问津,不过转瞬之间。
三年前,它还是资本市场的宠儿。黑石、凯雷、博枫资本、Generate Capital……全球最顶级的投资机构抢着给它送钱。融资总额超过21.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55亿元。
01
从零到行业巨头
Pine Gate成立于2016年,其创始团队在太阳能开发行业有丰富经验,联合创始人、CEO本·卡特是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的董事。创始初期,Pine Gate采用一体化模式,一家公司搞定开发、融资、建设和运营的全流程。
2021年,Pine Gate进行了一次关键重组,剥离了重资产的建设部门,成立子公司Blue Ridge Power专门负责工程施工,自身则转型为轻资产的融资和开发公司。
这次业务重组极大增强了Pine Gate对资本的吸引力。再加上2022年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大规模补贴太阳能行业,绿色能源泡沫兴起。
在政策东风的吹拂下,Pine Gate开始在融资路上狂飙。
2023年底,凯雷的私募信贷部门向Pine Gate投资了1.5亿美元;
2024年4月,Pine Gate完成6.5亿美元的E轮融资,Generate Capital再次领投,加拿大安大略养老基金(HOOPP)、澳大利亚养老基金(HESTA)跟投;
2024年10月,黑石向Pine Gate投资2.88亿美元,形式是优先股;
2024年11月,Pine Gate以税收抵免额度转让的形式,从日本三井住友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2.9亿美元的债务融资;
2025年3月,博枫资本向Pine Gate提供了3亿美元的贷款;
2022年至2025年三年间,Pine Gate公开可查的融资总金额就超过21.8亿美元(约合155亿人民币)。其投资者名单堪称“全明星阵容”,包括黑石、凯雷、博枫资本、Generate Capital等全球顶级投资机构。根据Mercom的《2024太阳能行业融资并购报告》,Pine Gate是2024年获风险投资最高的太阳能公司。
在巨额资本加持下,Pine Gate迅速崛起为美国太阳能开发行业的领导者。
![]()
2024年12月,Pine Gate在美国俄勒冈州开发的Sunstone Solar项目获批,这本是全美最大的太阳能项目。甚至在申请破产前不足三个月,Pine Gate还宣布与Meta达成协议,为后者开发一个210兆瓦的太阳能项目。
尽管转型为轻资产的“融资和开发公司”,更容易吸引资本,但也更加脆弱。一旦融资环境变化,现金流就会立即断裂。而且,Pine Gate过度依赖政策补贴。当政策风向突变,整个商业帝国就摇摇欲坠。
02
不堪一击
今年7月份,美国通过了OBBBA法案,也就是俗称的“大美丽”法案,其中有两条政策都直击Pine Gate的要害:一是大幅削减对太阳能行业的补贴,二是大幅增加对光伏产品的关税。
这使得Pine Gate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顷刻间崩塌。
其核心资产——规模超过30GW的项目储备库,在失去补贴支持后,经济性荡然无存。以该公司在俄勒冈州开发的、号称全美最大的Sunstone Solar项目为例:新政要求其在2026年7月前完成全部融资并实质性开工,方能享受税收抵免,这一严苛时限几乎无法达成。
另一方面,“大美丽”法案生效后,对于美国光伏产业可谓来了致命一击,该税法自2025年底起将取消部分联邦可再生能源税收抵免,给可再生能源行业增添了不确定性,也使公司更难获得融资,直接阻断行业融资步伐。
因此美国太阳能行业的融资规模应声下跌39%。对于高度依赖持续输血的Pine Gate而言,融资渠道的枯竭直接导致了现金流的断裂,成为“大美丽法案”后首个倒下的行业巨头。
Pine Gate并非孤例。对于“大美丽法案”,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就曾发出过警告称,该法案可能会危及近300家美国太阳能和储能工厂,“到2028年,这项和解法案将导致太阳能和储能行业约3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其中包括8.6万个太阳能制造业的就业岗位。”
![]()
如今,“大美丽法案”对美国可再生能源行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然显现。6月,屋顶太阳能企业Sunnova Energy已申请破产,负债达10亿至500亿美元;SunPower发布“持续经营”警告并暂停吸纳新客户;阿特斯太阳能靠4.15亿美元新债融资续命。中国能源报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已有超10家大型光伏企业破产,2025年行业低迷态势持续。
特朗普的“大美丽法案”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在政治上是美好的,但对于清洁能源投资者来说,它是残酷的。从“能源独立胜利”到行业危机,政策急转弯下,美国太阳能行业正经历“寒冬”。一些悲观人士甚至认为,这标志着美国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已经消亡。
不过,除了外部政策变化,Pine Gate的内部战略选择也是其倒闭的重要原因。子公司Blue Ridge Power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成为公司的拖累。随着市场环境收紧,BRP持续表现不佳,导致Pine Gate不得不花费比计划更多的现金来支持BRP相关的项目延误和成本超支。
商业模式缺陷与市场竞争力不足加剧了危机。多数企业缺乏明确盈利路径,技术商业化转型受阻,部分企业盲目扩张导致产能失衡。同时成本高不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中国光伏产品的冲击下,最终形成政策退坡、资金断裂、市场遇冷的死亡循环。
关注“摩斯商业”,设为⭐星标,进入有趣的商业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