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核算盘,高市早苗正在将日本引向一条危险之路,不仅可能颠覆战后日本的安全基石,更将给东亚地区带来新的战略风险。
上任仅一个多月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似乎已迫不及待地要打破二战后日本长期奉行的安全政策底线。在台海等问题上发表争议言论引发国际风波后,这位日本领导人又将目光投向了更为敏感的“无核三原则”。
据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高市早苗正考虑在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文件时,对“无核三原则”中“不引进核武器”的原则进行修改。这一动向立即引发日本国内外高度警觉。
要知道,“无核三原则”自1967年由时任首相佐藤荣作提出,1971年获国会通过后,一直是日本国家安全政策的基石。如今高市早苗试图动摇这一原则,无异于在东亚地缘政治棋盘上投下一枚深水炸弹。
一、高市早苗的核野心:早有预谋的战略转向
高市早苗对“无核三原则”的不满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其长期持有的政策立场。在2024年出版的《国力研究》一书中,她就明确表达了对“无核三原则”的质疑。
她当时写道:“我在内阁决定之前就反对这种措辞”,“如果我们期望美国提供延伸威慑,那么‘不允许引入’原则是不现实的”。这番言论清晰展现了她对“无核三原则”,特别是“不引进核武器”原则的排斥态度。
自就任首相以来,高市早苗更是加快了对“无核三原则”的攻势。11月11日,当反对党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质询其是否计划修改“无核三原则”时,她采取模糊策略,既未明确肯定也未完全否认,仅表示“现阶段,政府将其作为政策指导方针”。
这一回答与其在书中的鲜明立场形成对比,透露出其策略性试探的用心。果不其然,仅仅三天后,日本共同社就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高市早苗的确有意修改“无核三原则”。
这种“试探-放风-推进”的策略,暴露出高市早苗在安全政策上的激进倾向,也显示其推动日本军事松绑的既定路线。
二、 “无核三原则”的历史重量:从和平象征到“战略障碍”
“无核三原则”作为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的象征,具有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1967年,时任首相佐藤荣作在国会提出“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的三原则,这一立场后来成为日本国家安全政策的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佐藤荣作因这一贡献及其他和平努力,于197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国际社会对日本战后和平发展道路的肯定。
作为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日本民众对核武器有着特殊的创伤记忆。“无核三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国民集体意志的体现,也是日本战后反思侵略历史、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象征。
然而,在高市早苗等右翼政客眼中,这一原则却成了日本军事正常化的“障碍”。他们认为,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日本应当突破这一限制,为美国核武器进入日本打开方便之门。
这种历史观的逆转,不仅关乎安全政策调整,更意味着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理念的可能终结。
三、战略算计:绑定美国战车的危险尝试
高市早苗瞄准“无核三原则”中的第三原则——“不引进核武器”,其战略意图十分明确:为美国核武器部署日本扫清法律障碍,从而将日本更紧密地绑定在美国“印太战略”的战车上。
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解释颇为直白:高市早苗担心,遵守不引进核武器的原则“可能会阻碍美国核武器舰艇停靠日本港口,从而在发生意外时削弱人们对核威慑的认知”。
这种逻辑背后,是日本右翼势力对美国延伸威慑可靠性的深度依赖,以及通过强化日美军事一体化实现本国军事松绑的双重考量。
然而,这一算计存在明显误判。一方面,美国目前的核武库以战略核武器为主,前沿部署战术核武器的必要性已大幅降低。另一方面,美国是否愿意承担在日本部署核武器所带来的政治和战略风险,仍是未知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再强调“不为不相干地方和事情浪费美国资源”的原则,高市早苗的单方面投怀送抱,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四、国内外的强烈反对:和平声音不容忽视
高市早苗的核政策试探,已引发日本国内外的强烈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毅表示,中方对日方近期的军事安全动向感到“严重关切”,并指出高市早苗政府在“无核三原则”问题上的含糊态度“充分暴露了日本政策的重大负面转变”。
日本国内的反对声音更为直接。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团体已公开批评高市早苗的言论“会招来战争,极其危险”。这一来自核爆受害者的警告,承载着日本民众对核武器的历史创伤和深刻恐惧。
在国会内,反对党议员明确质疑高市早苗:“三项无核原则已经过历届国会决议的确认,绝不能仅凭首相的个人判断或内阁的决定就予以更改。”甚至自民党内部也有质疑声音,认为“没有必要修改无核三原则”。
11月15日,近百名东京民众聚集在首相官邸前,高呼“反对战争!高市下台!”这一场景,令人联想到日本民众历来对和平宪法的坚守和对军事扩张的警惕。
东京街头抗议者的呼声,长崎、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忧虑,以及东亚各国的警惕目光,都在向高市早苗传递明确信号。修改“无核三原则”不是普通政策调整,而是动摇日本战后国本的危险之举。
东亚地缘棋局中,任何单方面打破战略平衡的举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一旦日本为美国核武器敞开大门,必然招致地区国家的反制,最终结果可能恰与高市所期待的“安全”相反——日本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而非安全港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