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莱梨
![]()
清秋是个拧巴的女生,高嫁之后得享荣华富贵,又想要丈夫的爱情永不衰褪。
期待落空想起从前,穷家日子虽苦但心里没有挂碍,是多么地自由自在。
重归清贫,又怀念浮华年代:从前我是金太太,也曾有个大家庭……,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
这拧巴固然是性格使然,但从基因来说,冷家母亲也是同一类人。
对于金家少爷想和自己女儿发展恋爱关系,冷母早就从一条昂贵的珍珠项链上看出端倪
如果之前的请客送礼,都是借新邻居之名而为,自打项链之后,一切都不言而喻。
这是冷母不想收下的原因,收了没有像样的回礼,那算什么呢?非亲非故的,在没考虑清秋是否要和燕西深度交往前,接受重礼显然不妥。
但她拗不过清秋呀,女儿喜欢得不得了,舍不得送还,母亲溺爱她不忍拒绝,最后模模糊糊地收下了。
她知道两家门第悬殊,深怕女儿齐大非偶,但做母亲的,谁不盼望女儿能嫁个好人家?矛盾纠结的心态下,她默许他们在眼皮子底下交往,自己装着马虎。
再后是冷妈自己受试验,南边老太太过寿,要准备二三百块钱开销,兄妹俩为此发愁,舅舅提出找燕西借钱,冷妈不同意,说要当掉清秋的首饰。
韩妈把事情告诉燕西,转天,白花花的300块银元就出现在冷家的桌子上了。
冷妈踌躇半天,没法拒绝到手的洋钱,就让韩妈转告,以后由她来还这个钱,谁都知道这是句虚话。
拿人手短,人家待冷家这么好,不就冲着美貌的清秋吗?至此,她再也说不出不许女儿出去约会的话了。
燕秋西山出游彻夜未归,找了一个拙劣的理由搪塞,做母亲的不可能没有察觉,第二天回来连问都不问,就让孩子蒙混过去了
到谈婚论嫁时,母亲看燕西事事迁就女儿,二人水乳交融,一边欣慰,一边又觉得他们这么做就是不对,到底不对在哪儿,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见清秋板下脸生气,冷妈不敢多说,任由女儿做主把自个儿嫁了,又替她忧心,又不得不点头同意。
她的担忧确实没起什么作用,婚后不久,清秋就发觉嫁错人,几次回家欲言又止,关键时刻,妈妈只会说些泛泛的空话,说日子长了习惯就好,却不了解女儿情绪上变化。
她只是忧虑,却没教她怎么去适应这种变化,等清秋逃回家中,一切都晚了。
长久为某件事忧虑,无形中会带来糟糕的结果,按照吸引力法则,结果是被意念吸引来的。
当你忧虑,不如把忧虑化为祝福,担心的时候,就祈祷诸事顺利,祝福好事将临。
让自己惦记的人有能力有智慧适应环境,处事成熟,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梨莱梨 写文写字讲故事 追剧聊剧侃名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