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
警惕成分虚标、微生物污染、违规添加,知名品牌也“踩坑”。
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2024年度广州市化妆品专项抽检结果的通告。此次抽检覆盖了从日常洗护到功效护理的9大品类,共2066批次的检测规模堪称年度“质量大考”。
![]()
(图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数据显示,本次抽检的整体合格率达98.1%。其中,祛斑美白类样品全部抽检合格;防晒类样品的合格率在9大抽检品类中表现最差,为93.7%,问题主要集中在防晒剂虚标。
在不合格名单中,霸王、兔头妈妈等知名品牌的产品赫然在列。下面一起看看相关产品究竟是哪些项目不合格。
01.
美白、儿童护肤品合格率高
防晒类产品表现最不理想
《消费者报道》记者对比9大品类抽检数据发现,监管严格的特殊化妆品(祛斑美白类)合格率最高,抽检样品全数合格;而针对敏感人群的细分品类(婴幼儿和儿童护肤类)位列第二,仅1批次样品被检出卫生指标异常。
![]()
此次专项抽检工作中,广州市市监局对沐浴露、护手霜、面膜、面霜、洁面乳、爽肤水等122批次的祛斑美白类产品进行了抽检,涉及品牌包括御泥坊、高姿、欧诗漫、相宜本草、丁家宜、妮维雅等,合格率达100%。
婴幼儿和儿童护肤类产品方面,在100批次被抽检的祛痱粉、爽身露、维E乳膏、保湿乳液、护肤油、润肤乳等样品中,仅1批次出现卫生指标异常,合格率为99.1%。抽检的样品品牌包括强生、润本、妙思乐、松达、贝亲、英氏等,被通报不符合规定的品牌为“倍膳健”。
据广州市市监局公布的信息,倍膳健儿童凡士林茶籽油倍润润肤乳(抽检不符合规定的样品名称)的注册人/备案人为广州润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州润姝”),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10日,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化妆品生产、批发及零售、互联网销售等。2025年10月10日,广州润姝被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达26.76万元。
而面膜类、普通护肤及其他类产品是此次抽检批次较多、覆盖范围较广的品类,分别有376批次、659批次,涵盖自然堂、百雀羚、珀莱雅、OLAY、御泥坊、半亩花田、一叶子、屈臣氏、依云、溪木源等品牌,抽检整体合格率均为98.7%,不符合规定的批次分别为5批次、9批次。
需要指出的是,防晒类产品在此次抽检中表现最不理想。本次共抽检125批次产品,覆盖曼秀雷敦、自然堂、海龟爸爸、蜜丝婷等多个品牌。检测结果显示,有8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3.7%。大部分不合格产品存在防晒剂虚标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实际防晒效果,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使用风险。
此外,知名品牌兔头妈妈、霸王也出现在洗发护发和清洁沐浴露类不合格名单中,不符合规定项目分别为菌落总数、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与氯化镁及硝酸镁的混合物(俗称“卡松”,防腐剂)超标。
02.
抽检爆出三大问题
涉及多个知名品牌
在2066批次抽检产品中,40批次不符合规定的样品问题主要集中在成分虚标/未标示、微生物污染、违规/超量添加这三大类。这些问题横跨防晒、洗发护发、面膜等多个品类,暴露出部分企业在产品生产管控中的漏洞。
其中,“成分虚标/未标示”是防晒、染发两大品类的问题“重灾区”。《消费者报道》注意到,在此次抽检的125批次防晒类产品中,有8批次不符合规定,其中1批次“检出标签未标示的防晒剂”,其余7批次被抽检样品皆存在“未检出标签标示防晒剂”的问题。
![]()
在染发、育发、烫发类产品的5批次不合格样品中,均检出了标签和注册资料未标示的染发剂成分,包括对甲基氨基苯酚硫酸盐、对氨基苯酚、2-甲基间苯二酚等。这些成分均被《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明确纳入管控范围,未标示此类成分,可能导致消费者特别是敏感体质人群,无法提前知晓并规避潜在致敏源。使用后可能因未知的致敏原而引发不适,如头皮瘙痒、红肿,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过敏反应。
![]()
而“微生物污染”则是横跨5大品类的“基础卫生漏洞”,涉及洗发护发和清洁沐浴类、面膜类、普通护肤及其他类、牙膏、婴幼儿和儿童护肤类,共14批次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其中,普通护肤及其他类的情况最为突出,合计有7批次样品不符合菌落总数的规定。据广州市市监局通报,一款标称为“劳丽诗滋润舒缓蛇油膏”的样品检测出的菌落总数高达1.7×107CFU/g,超出标准17000倍。
一位化妆品业内人士向《消费者报道》记者透露,菌落总数超标背后,往往意味着产品在原料采购、生产环境、灌装过程或包装密封性上存在管控缺陷,可能导致原料污染或生产、存储等环节卫生失控。菌落总数超标的产品可能刺激皮肤,导致菌群失衡,引发瘙痒或炎症。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抽检中,儿童化妆品也出现菌落总数超标的情况,为标称“兔头妈妈儿童蚕丝润护洗发水(批次号EC039B)”及“BEISHANJIAN倍膳健儿童凡士林茶籽油倍润润肤乳(批次号BSJ-231127-8)”的产品。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厚度仅为成人的1/3,对外界刺激和微生物的抵抗力更弱,若接触到菌落总数超标的产品,其感染风险远高于成人,可能引发婴幼儿湿疹加重、皮肤溃烂等问题。
![]()
抽检爆出的第三大类问题是“违规/超量添加”。尽管行业监管持续收紧,但防腐剂、激素、药物等成分的滥用,仍然是化妆品领域严峻且顽固的安全隐患之一。抽检结果显示,违规/超量添加的样品主要涉及洗发护发、普通护肤、面膜、宣称祛痘四大品类。
其中,此次抽检出现防腐剂超标问题的样品,主要集中在洗发护发类。据广州市市监局通报,一款标称为“霸王黑芝麻柔亮洗发露”的样品被检出卡松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限值4.9倍,是这次被通报的防腐剂超标样品中偏离标准值最为严重的产品。
《消费者报道》查询发现,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规定,这类防腐剂(具体为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与氯化镁及硝酸镁的混合物)虽允许在淋洗类产品中使用,但需控制在0.0015%的限值内,超量添加可能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头皮或面部皮肤潮红、脱屑、敏感,长期使用还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
本次抽检中,面膜类产品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主要为氟轻松、氯倍他索丙酸酯和萘甲唑啉等禁用物质的违规添加。陕西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励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时指出,氟轻松、氯倍他索丙酸酯分别为中强效、强效激素,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萎缩,引发激素依赖性皮炎,停用后还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萘甲唑啉作为一种血管收缩剂,虽能暂时收缩血管让皮肤外观紧致,但过量使用会导致皮肤依赖,停用后可能出现血管扩张、皮肤泛红等问题。由于上述成分均具有明确安全风险,已被《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明确列为化妆品禁用组分。
普通护肤类产品同样存在禁用原料违规添加问题,此次部分样品被检出违规添加四氯乙烯、氯倍他松丁酸酯。
杨励指出,四氯乙烯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等途径侵入人体。皮肤接触可能引发干燥、瘙痒、红肿甚至皮炎、湿疹;吸入后会刺激眼、呼吸道。长期低剂量接触四氯乙烯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高浓度则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肝肾功能损伤,出现眩晕、恶心、头痛等症状。而氯倍他松丁酸酯作为中强效激素,与氯倍他索丙酸酯类似,长期使用易引发皮肤萎缩、激素依赖等。
宣称祛痘类2批次不符合规定的样品,则分别检出特比萘芬违规添加、水杨酸超标。“特比萘芬是抗真菌药物,长期使用会破坏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平衡,增加耐药性风险;水杨酸可以辅助祛痘,但需控制用量,过量使用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强刺激性,导致角质层过度剥脱,使皮肤变得敏感脆弱。”杨励补充道。
![]()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针对此次抽检情况,兔头妈妈官方旗舰店客服向南都N视频记者发送了一份公司盖章的情况说明,指出抽检不合格产品是在2024年4月抽检,该批次生产的产品全部未出库,未流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霸王官方旗舰店客服回应称,公司产品经国家化妆品注册备案系统备案和安全性评估,具有普通化妆品备案凭证,产品合法合规,抽检不合格的商品未在店铺内进行销售。针对抽检结果,11月13日,记者分别向兔头妈妈、霸王品牌所属企业发函询问,但截至发稿,对方未作回应。
从本次抽检来看,各品类化妆品的问题呈现出一定的集中趋势。如防晒类产品较容易发生防晒成分虚标的情况;染护发及育发类产品出现成分未标示、防腐剂超标的频率较高;脸部化妆品如面膜、护肤类或其他有特殊功效的产品更多涉及激素、药物等禁用/限用成分违规添加。
需指出的是,本次抽检中,标称为“中妍堂多肽焕颜舒护面膜(批次号P20240315F1)”不符合规定的样品,经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查,其标签标示的生产企业未生产或者进口过该批次抽检不符合规定产品,即该样品为假冒产品。这一案例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化妆品时,正规渠道是规避潜在风险的基本保障。
作者:黄欢欢
微信编辑:vivian
责任编辑:肖道
制图:Judy Chen、Julia
转载授权、投稿、合作请联系消道长:
消道长微信:ccrzhusho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