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秦酒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业绩遇冷的国药控股,再次进行重要资产剥离。
01
转让底价6.34亿
国药控股转让健嘉医疗
近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显示,国药控股近日挂牌转让健嘉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5%股权,转让底价6.34亿元。
![]()
健嘉医疗是复星医药与国药控股两大巨头联手的医疗产业结晶。健嘉医疗原名国控医疗,成立于2013年11月,由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及国药控股共同出资设立,大股东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持股比例55%,国药控股持股比例占45%。
按照最新财务报表显示,健嘉医疗净资产为11.03亿元,国药控股持有的股权对应净资产价值约4.96亿元,而6.3亿元的转让底价较净资产有约27%的溢价。
相较于国药的医药分销业务,健嘉医疗的业务重点在医院终端。作为全国性康复医疗连锁机构,健嘉医疗已在直辖市、新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布局25家康复医院,规划运营8000余张标准化床位,布局范围覆盖神经康复、骨科康复、重症康复等多个康复领域。
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显示,2024年全年,健嘉医疗净利润为-1.007亿元;2025年截至9月30日,净利润为-6516.61万元。两年时间里健嘉医疗累计超过1.6亿元,这或许是国药控股剥离该资产的重要原因。
伴随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国家不断释放的康复市场政策红利,近年来,我国康复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其中民营康复医院发展更为迅速。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披露,我国康复医院从2010年的268家增加至2021年的810家。其中民营康复医院从2010年的118家增加至2021年的628家,占比从44.0%提升至77.5%。
PMG(毕马威)预测,至2025年,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 2000 亿元。虽为朝阳产业,但康复医院的发展仍充满挑战。我国康复行业发展时间尚短,康复医院普遍面临人才短缺、支付机制不健全的困境,大量病情稳定但需持续康复的患者仍滞留于综合医院,占用宝贵的急性医疗资源。
居民支付能力、健康观念转变、配套政策完善等仍需培育时间,国药控股押注在康复医院这类重资产投入、回报周期长的项目上,无疑给本已承压的业绩再加负累。
02
剥离非核心业务
国药大象转身
从早期热衷的规模叙事到现在剥离非核心业务,让主业业务重回增长,是当下众多医药巨头的集体选择,主营业绩增长遇冷的国药也是如此。
国药控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14.79亿元,同比微降2.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53.07亿元,同比增长0.53%。
医疗器械业务方面,国药控股2025年上半年器械业务收入570.53亿元,同比下降2.46%。其中器械分销收入规模有所下降。其中,医疗设备及IVD销售下降明显,医用耗材的销售获得稳定增长。器械分销业务经营溢利率为1.92%,较上年同期下降0.33个百分点。
虽然依然稳坐医药流通市场头把交椅,国药控股也难掩业绩增长遇冷态势。
2024年是国药控股上市以来营收、净利润均首次出现下滑的一年,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下滑仍在持续,业务扩张与盈利平衡难度不断加大。
国药控股在2025中报里表示,在新的合规监管环境下,医院「以旧换新」的设备招投标需求仍未完全释放,同时集团加强器械业务的风险管控和合规治理,对长账期高回款风险业务以及低附加值且资金占用量大的流通业务主动加强业务监管,控制该部分业务收入占比。主动业务管治策略叠加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价格下调因素影响了器械分销板块的当期收入。
转向和求变是国药当下紧迫的事。今年以来,国药系频频出售盈利能力不佳的资产。
日前,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挂牌转让国药山东生物51%股权,转让底价为554.88万元;10月18日,国药现代控股子公司国药哈森51%的股权成功摘牌,河南洋森药业以1.09亿元的价格接手;9月24日,国药宜宾挂牌转让国药成都信立邦100%股权;9月10日,国药控股湖南计划以4494万元底价,转让其持有的国控湖南中医药60%股权。
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成本管控精细化……国药系的一系列转让动作也在预示着,流通领域的竞争逻辑正在发生巨变,背水一战力透纸背。
内容沟通:微信 nrzx03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