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影婆娑间,一只棕灰色羽毛的小型猫头鹰静静伫立枝头,半眯着眼睛,仿佛正在享受午后片刻的安宁。近日,广州珠江公园,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角鸮的出现,引来一群摄影爱好者的围观。
![]()
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这个小家伙站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偶尔半眯着眼,憨态可掬的模样被镜头一一记录。
![]()
图源:美丽广州
这已经不是红角鸮首次出现在广州城区。就在上月,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也曾迎来北鹰鸮和红角鸮两位“特殊客人”,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
红角鸮,又名东方角鸮,是鸱鸮科角鸮属的一种小型猛禽,体长17-21厘米,翼长12-16厘米,尾长5-7.5厘米,体重75-95克,羽干纹似树皮,上体大多灰褐色,有黑褐色虫蠹状细纹,下体大部红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纤细横斑和黑褐色羽干纹。面盘灰褐色,密布纤细黑纹,领圈淡棕色,头顶至背和两翅覆羽杂以棕白色斑。头上有突出的黑色端斑的棕红色耳羽,因此得名红角鸮,受惊吓时它们的耳羽会竖起来。
红角鸮是夜行性鸟类,白天多躲藏在树上浓密的枝叶丛间,靠在树干上或躲在树洞里休息,夜晚才出来活动和觅食。
![]()
图源: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角鸮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较高,常栖息于开放和半开放的林地、稀树草原和树木繁茂的河滨地带,喜欢在森林边缘或开阔的地方捕猎,生活的海拔高度为海平面至1500米。它们偶尔也会出现在人类居住地附近,因为人类居住地方的灯光会引来红角鸮喜爱的昆虫。
红角鸮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种群数量稳定,但有研究发现环境污染物如阻燃剂等会给红角鸮的生存带来潜在威胁。据相关报道显示,在韩国等地,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食物被污染,红角鸮的种群数量已出现减少的现象。我国将红角鸮列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加以保护,以发挥其在消灭害虫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作用。
尽管红角鸮在国内分布很广,但它们极少出现在城市之中。因此,这一次它的出现,是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有力证明。近年来,广州持续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使得 “城在林间,林在城中” 的愿景照进现实。据统计,广州市已累计建设碧道1456公里,11条绿美碧带完成市级评估。全市建成了1516个各类公园,542.8公里森林步道、近4000公里绿道。
![]()
图源:美丽广州
在广州,与红角鸮一样受到良好生态环境吸引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也从侧面反映了广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趋势。随着广州持续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未来市民将有更多机会在城市中邂逅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参考来源
人民日报广东频道《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角鸮现身广州珠江公园》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50764993-500007204629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巧的暗夜“杀手”——红角鸮》
http://www.ttktbhq.com/contents/93901.html
图片来源同上,非商业用途,若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