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这一论述蕴含怎样的深刻内涵?实践中如何有效推进?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经济学院院长方洁教授。
人民政协报:请您谈谈对这一论述的理解。您认为其核心逻辑和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方洁: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高度连贯性和系统性,揭示了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其核心在于构建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有机整体。
具体看,首先,“惠民生”与“促消费”是“保障—释放—升级”的双向增强循环。持续改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减轻居民负担和不确定性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为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奠定基础。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又会反过来对公共服务质量、多样性提出更高要求,形成推动民生保障水平提升的市场拉力。循环畅通,经济内生动力就更强劲。
其次,“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是现代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双轮。“投资于物”,如对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及产业平台的投资,构成经济运行“硬骨架”。“投资于人”,即对教育、健康、技能等人力资本的投入,则是激活“硬骨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软实力”。脱离人力资本支撑的实物投资易导致效率低下;缺乏先进实物载体匹配的人力资本优势也难以充分转化。强调“紧密结合”,意在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实现“物的高效配置”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共同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底座。
人民政协报:实践中应如何着力有效推动“惠民生”与“促消费”同频共振,“投物”与“投人”相辅相成?
方洁:将蓝图转化为实践,需精准发力、系统推进。我认为,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精准推进设施升级,打造民生消费融合载体。“投资于物”要更注重对接民生需求和消费场景。一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民生化应用。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优先覆盖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公共服务节点,支持远程教育、在线医疗、智慧养老等新业态,以数字化提升服务便捷度。二是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乡冷链物流、智慧商圈、社区商业、无障碍环境等,降低流通成本和消费门槛。三是推进城市更新和民生“微建设”。如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老年助餐点建设等,这些“关键小事”能改善人居环境,释放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消费潜力。
第二,着力补齐服务短板,以精准供给激活消费潜力。服务消费是增长主引擎。要害在增加高质量、可负担的供给,让百姓“敢消费”“愿消费”。一要围绕“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和全生命周期需求,进行系统性投资。动态优化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鼓励地方提供更高水平普惠性服务,减轻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等负担,释放私人部门消费能力。二要创新供给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民生短板领域。在养老、托育、家政、文体等领域,推广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通过运营补贴、场地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社会力量提供多元化、品质化服务。
第三,强化政策协同,构建系统保障机制。实现“同频共振”需打破政策壁垒,形成合力。一要强化财政、金融等政策协同。财政支出要持续提高民生改善直接投资比重,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金融政策要创新支持方式,如落实个人消费信贷和养老、托育等产业主体贴息政策,探索设立支持服务消费的专项再贷款工具。二要优化政策传导。可推行“民生服务券﹢消费补贴”联动模式,针对性向特定群体发放养老、托育、培训等服务券或补贴,既精准补短板,又直接刺激消费。三要深化相关改革。如稳步推进消费税改革,落实“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引导地方政府更重视改善消费环境和民生投入。
第四,深化人力资本投资,强化内生支撑。“投资于人”是根本之策。一要加快构建需求导向的现代教育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建立“产业需求—人才培养—岗位适配”闭环,推动科技领军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建立劳动力技能清单与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对接机制,完善技能评价和权益保障体系。二要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未来产业,精准绘制“高精尖缺”人才图谱,优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机制。贯通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培训,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体系,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项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相信随着政策细化落实和协同推进,必将有效激发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强劲、更可持续的动能。
记者:毛丽萍
通讯员:吴雄
文字编辑:杨岚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