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拉夫罗夫失势?俄罗斯外交三巨头内斗升级,年轻小将要上位?
俄罗斯对美外交这盘棋,真是内忧外患拧成了大麻花。
内部外交大佬抢话语权,外部跟特朗普政府的接触接连碰壁。
老将守着阵地,新人强势突围,美国那边还反复横跳,俄罗斯的外交困局到底咋回事?
俄罗斯对美外交核心圈,就是“三足鼎立”的暗战格局。
三位大佬各有来头,明争暗斗从没停过。
76岁的谢尔盖·拉夫罗夫,是俄外交界“活化石”。
苏联时代就干这行,三十年主导地位,格鲁吉亚、叙利亚、乌克兰等冲突中,都是他凭着谈判技巧和个人魅力,成了普京对抗西方的“头号指挥官”。
但岁月不饶人,截至2025年,他虽仍任外长,对美外交核心话语权已不如从前,普京也更倾向于技术官僚和影子特使。
尤里·乌沙科夫走“低调王者”路线,曾任驻美大使,2012年起就是普京最高外交顾问。
平时不声不响,却直接参与战略决策,还是对美外交正式的首席谈判代表,实权不小。
最有冲击力的是49岁的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
基辅出身、美国教育背景,成了特朗普政府主要中间人,任经济事务特使,靠俄美合资换乌克兰“有利和平协议”。
他能上位,一是靠普京信任——妻子和普京小女儿的密友关系密切;二是摸透了特朗普路数,懂商业导向的特朗普主义,还声称和特朗普圈子有联系。
![]()
这场暗战在2025年2月利雅得会谈彻底公开。
普京派两支团队对美谈判,2月18日拉夫罗夫率团见美国务卿鲁比奥(俄乌冲突后俄美首次正式接触),乌沙科夫随行,德米特里耶夫却被排除在主桌外。
按俄独立媒体消息,普京最初只批了拉夫罗夫和乌沙科夫,德米特里耶夫是直接求普京才拿到资格。
拉夫罗夫当场反对,德米特里耶夫转头就接受记者采访,把矛盾摆上台面。
专家直言,这就是首席谈判代表职位之争,乌沙科夫名义上是负责人,德米特里耶夫的挑战从没停过。
![]()
内部打得热闹,外部外交却接连碰壁,挫折来得又快又猛。
2025年10月本有转机,拉夫罗夫给鲁比奥打电话,筹备布达佩斯峰会——普京和特朗普第二次会晤,被视作俄美缓和的关键。
但鲁比奥转头建议特朗普取消,理由是莫斯科拒绝乌克兰停火。 这场峰会泡汤,成了俄美外交分水岭。
不仅是普京外交努力的惨败,还引发连锁反应:特朗普政府首次对俄大规模制裁,直指俄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精准戳中俄能源出口命脉。
![]()
峰会破裂后,外界猜拉夫罗夫失宠,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赶紧否认。
德米特里耶夫紧急飞华盛顿救场,却因美方高层避而不见,空手而归。
2024年底至2025年初,他主导的主权财富基金减少对美合作,转向亚洲经济合作,但没放弃非官方接触。
说实在的,俄美外交困局,核心是利益诉求谈不拢。
俄方想靠经济合作换乌问题让步,美方要俄先停火,再加上俄内部谈判团队混乱,接触自然推进不了。
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更让俄外交雪上加霜。
内有暗战,外有困境,俄对美外交未来走向,专家看法不一。
德米特里耶夫的机会很明显。拉夫罗夫76岁,乌沙科夫年事已高,新老交替是必然。
2025年初,俄对美外交调整为“经济+政治”双轨制。
![]()
拉夫罗夫管政治对抗与谈判,德米特里耶夫专注经济合作,乌沙科夫幕后掌战略决策,内部竞争有所缓和。
有专家认为,假以时日,德米特里耶夫靠年龄、美国背景和普京家族关系,大概率会接管部分外交政策。
但也有专家觉得,内部冲突被夸大,拉夫罗夫威望仍在,只要普京不发话、身体没问题,就会继续任职。
其实俄对美外交的未来,关键在普京。
他既需要拉夫罗夫稳住外交基本盘,也需要乌沙科夫幕后谋划,还得靠德米特里耶夫尝试新沟通方式。
目前从“公开对抗”转向“分工合作”,是务实选择——外部越复杂,内部越不能内耗。
但这种平衡能不能长久,还得看后续外交成果。
大国外交从来都是内部协调与外部博弈的双重考验。
![]()
俄罗斯对美外交的内部分歧与外部困境,是新旧外交理念的碰撞,也是利益格局调整的必然。
无论是老将坚守还是新人上位,最终都要服务于国家利益。
未来俄美关系能否破局,既看双方利益交集,更看俄能否理顺内部、形成合力。
复杂局势中,团结与务实才是破局关键,这也是这场外交困局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