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读小说,常常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品尝自己的笑与泪。
但是,非虚构和纪实文学不同。因为它不是虚构的梦境,不是可以自由想象的避风港,它的每一个字都沉甸甸地落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现实上。
在这些真实发生的故事里,总是有一股磅礴的力量,会打破我们对世界的理解,重组对事件的认知,也唤醒对他人的共情。
因此,如果你想要一些主动的思考,就去读一读这些高分的纪实文学吧!在绵长的“后劲”里,看透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01
《南方技校的少年》
![]()
袁洁|著
未读·纪实|出品
上技校的孩子,都有怎样的青春?
中职世界的学生占青少年人数40%,却被中考主流话语甩出了大众视野;而中职世界中占四分之一的技校生则更不被人看见。
中考分流政策决定了近一半的学生在初中后将进入职业教育学校,这些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进入技校便踏上了学做工的道路,他们的人生道路明确无疑:毕业即打工。他们的人生是失败的吗?面对他们,学校和老师如何去实践教育的意义?
在南方技校任教的袁洁通过自己的经历真实地描述了那些仍是孩子的预备工人,以及在技校实践着育人理想的老师。
02
「50岁打工人」
![]()
![]()
![]()
![]()
![]()
![]()
[日] 笠原一郎 等|著
童桢清 等|译
未读·文艺家|出品
只要上过班都会为这套纪实文学流泪
50岁还在努力工作?这样的生活离你我并不远( Ĭ ^ Ĭ ) 。迪士尼乐园清洁工、出租车司机、房产销售员、广告业务员、银行职员、养老院护工……素人记录老后打工生活,讲述真实、艰难又催泪的人生故事。
日本人气爆款纪实书系,全套系销量超过70万册。“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快乐的”,但是!所有的工作里都有幸福的瞬间。工作到底是什么?跟50岁的打工人一起寻找答案。
03
《玫瑰朝上》
![]()
[巴勒斯坦] 莫萨布·阿布·托哈|著
李琬|译
未读·文艺家|出品
2025年普利策评论奖得主重磅诗歌
90后巴勒斯坦青年诗人莫萨布·阿布·托哈作品,诞生于战火与废墟的灿烂玫瑰,用诗歌打开对巴勒斯坦的想象,看见加沙,看见生命。
速写巴勒斯坦面貌与普通民众生活,呈现不为人知的“加沙另一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实意义。准确、质朴、自然的语言让人一遍遍心碎,直到你可以确认:在这个纷乱的世界,我们尚且没有丧失良知。
04
《白夜孤旅》
![]()
[美] 大卫·格雷恩|著
宋明蔚|译
未读·自然写作|出品
一场探索人类极限的孤独之旅
“在南极,我看见了自己赤裸的灵魂。”2015年,55岁的亨利·沃斯利告别家人,踏上自己的危险旅程:以单人无后援的方式,徒步穿越南极大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南极,人们会借此找到答案。《纽约客》王牌非虚构作家、《花月杀手》《迷失Z城》作者大卫·格雷恩完整记录了这一前所未有的壮举,《比山更高》作者宋明蔚倾情翻译,同名美剧由“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并兼任执行制片。惊心动魄,直抵人心。
05
《巴比松大饭店》
![]()
[美] 保利娜·布伦|著
何雨珈|译
未读·文艺家 |出品
致敬自由、勇敢的女性力量
“巴比松大饭店,纽约东63街140号”,这间只允许女性入住的酒店,为无数满怀抱负的演员、模特、艺术家和作家提供了属于自己的房间,它是真实存在的芭比乐园。
这是一段辉煌的女性发展史。贯穿两次女性主义浪潮,融合文化、传记、历史,我们将见证一个时代的潮起潮落。它的故事很少被人提及,但它始终保护着每一颗渴望自由与独立的精神火种。在这里,一切尽可以想象,可以实现。
06
《历史的针脚》
![]()
[英] 克莱尔·亨特|著
黄克非|译
未读·文艺家|出品
针线在历史间隙留下的宝贵记录
针线和缝纫刺绣艺术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技能或艺术形式,也是历史的记述、文化的传承。衣着、旗帜、补钉和刺绣,是人们用来证明自身存在、表达情感的最佳工具。
《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2019年萨蒂尔学会最佳首作。刺绣大师克莱尔·亨特带领我们跨越几个世纪,穿越几大洲——从中世纪的法国到当代的墨西哥和美国,从新加坡的战俘营到苏格兰的家庭阁楼——记录了各大洲男人和女人的故事,以及他们是如何运用针线这门“语言”,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07
《天生有罪》
![]()
[南非] 特雷弗·诺亚|著
董帅|译
未读·思想家|出品
豆瓣传记类图书No.1
出生不由自己,但人生可以。火爆全球的脱口秀《小崔每日秀》主持人“崔娃”特雷弗·诺亚的人生经历。崔娃的父亲是白人,母亲是黑人,因此他一出生就犯了罪。在歧视、贫困、暴力的怪圈中,他要学会如何 “尴尬”地在一个他本不该存在的世界上生活。
时而幽默,时而惊险,时而感人,无一例外都彰显着诺亚惊人的喜剧天赋,以及一位母亲无条件的、无止境的、无与伦比的爱。这不只是“崔娃”的励志人生,更是一位伟大母亲的生存史诗。
08
《世界尽头的小小书店》
![]()
[新西兰] 露丝·肖|著
郭澍|译
未读·文艺家|出品
感动全球读者的世界尽头故事
在新西兰最南部峡湾的偏远村庄,露丝·肖开了两家小小的书店,给来来往往的顾客远超出书的愉快和慰藉。而在她的一生,有欢笑,有心碎,也有难以痊愈的创伤。她颠沛流离,航海冒险,甚至还不小心被牵扯进警察腐败案。
“我的生命没有虚度,每一分每一秒我都活过了。”她始终坚韧,不忘给人温暖。这是你一定想去的书店,露丝是你一定想认识的人。
活 动 预 告
废墟中的玫瑰——《玫瑰朝上》新书分享会
当加沙的天空被炮火染成灰色,倒塌的房屋掩埋了日常,饥饿与恐惧笼罩着这片土地时,90后青年诗人莫萨布·阿布·托哈没有沉默,他让文字成为穿越硝烟的“见证者”。
11月22日(本周六),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媒体人周轶君、当代诗人西川,以及本书译者李琬,在浦东图书馆陆家嘴分馆·融书房举行一场《玫瑰朝上》新书分享会。
让我们走进托哈的书写,将目光投向加沙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共同探索诗歌与美之于苦难和生命的意义。
![]()
-本期话题-
你读过印象最深刻的纪实文学是哪本?
留言区分享~
![]()
编辑|泰若克塔
封面|《我生活的两个世界》
![]()
点击在看,分享好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