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6翠鹿中国国际化学校竞争力排名发布 百万级数据支撑呈现教育格局新变化
近日,中国国际教育领域再迎备受关注的权威评估成果——由国际化学校数据研究机构翠鹿(Admit! Ranking)发布的《2026翠鹿中国国际化学校竞争力排名》正式揭晓。相比以往同行榜单,本次排名最大的亮点在于以真实教育数据为底层逻辑,以百万级客观数据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并构建覆盖从办学质量到升学结果的多维度测评体系,被业内视为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全数据型教育评估成果。
据翠鹿研究中心介绍,本次排名面向中国大陆范围内的国际化学校,调研覆盖超过1000所学校,统计数据涉及招生现状、升学录取、师资结构、竞赛成绩、学术资源、课程体系及社会声誉共108项指标,累计分析真实数据超过100万条。最终,共有300所学校入围竞争力榜单,其中100所学校进入TOP100梯队。
“我们希望回到事实、回到数据,用客观指标说话。”——翠鹿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
榜单前三揭晓 北上深持续引领
![]()
根据榜单,本年度排名前三强学校为:第1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第2名深圳国际交流书院、第3名上海中学国际部。
随着多年来竞争激烈的北上深三地,在今年榜单中依然体现出突出优势:无论在课程体系、升学竞争力、师资储备还是社会口碑方面,都保持明显领先。
据榜单显示,TOP10 中北京、上海、深圳学校占据绝对主导位置,区域教育成熟度继续体现集聚效应。例如深圳国际交流书院凭借近年在海外名校录取、全英文学术体系和个性化升学指导方面的快速提升,实现排名第二的成绩。
一位受访升学指导老师分析称:“从城市维度看,教育资源、国际人文氛围、家长结构与产业环境共同决定了学校竞争力,北上深的领先并非偶然。”
老牌名校与新锐力量并驾齐驱
除了传统名校优势明显,本次榜单中新锐型学校成长速度备受关注。教育模式多元化、课程体系差异化和学术创新力成为新晋学校突围的主要动力。
榜单中,民办双语学校表现亮眼。例如深圳国际交流书院与上海市世外中学继续展现卓越办学成果,而成都外国语学校和上海惠立学校则成为今年明显的“上升黑马”,体现了区域型新兴教育力量的崛起。
业内人士表示:“国际教育不再是一线城市的专属舞台,区域化竞争与高质量扩散趋势愈发明显。”
课程体系更趋多元 IB、AP、A-Level三分天下
![]()
从课程体系分布来看,2026年中国国际化学校呈现明显多元趋势:80所开设AP或美高体系、55所开设A-Level体系、39所开设IB体系。
其中,46.7%学校采用单体系办学,而超过50%学校选择双体系或多体系并行,这意味着国际化学校正逐步从“课程单一强项竞争”转向“多路径升学模式构建”。
升学数据凸显差距 百强学校获录取量占全国近九成
![]()
本次榜单升学数据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2025届全国藤校与美国综合TOP10大学录取共计540枚;其中百强学校获得508枚,占比达94%;“哈耶普斯麻”录取全国66枚,百强学校获得57枚。
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国际化学校发展虽呈现扩张态势,但顶尖升学资源仍集中于头部学校集群。
一位来自TOP10学校的升学校长指出:“排名背后反映的不是竞争,而是中国国际教育分层日渐清晰。”
全新在线数据库同步开放 面向公众透明化开放教育数据
![]()
同榜单发布同步上线的,还有可公开检索查询的翠鹿国际化学校数据平台(www.admitranking.com)。
数据库面向学生、家长、教育研究者与学校从业者开放,涵盖真实毕业率、课程体系、录取去向等关键数据,被视为家庭择校决策工具与教育研究参考库的双重应用平台。
记者发现,数据透明时代的学校竞争逻辑。随着榜单发布,中国国际教育领域呈现三大趋势信号:竞争维度从环境与口碑走向硬核数据证明力;国际教育将进入“以成果与质量为核心”的新周期;教育公平将更依赖真实信息透明与选择权提升。
据翠鹿研究中心负责人表述:“未来竞争不是更贵的学费,而是更真实的数据、更精准的定位、更清晰的教育成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