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东北角,有一个国家看上去富得流油,不管走到哪儿,地上都堆着一摞摞纸币。
当地人出门不带钱包,直接扛着麻袋去市场。
钱多到什么程度?有人拿钞票当柴烧,有人论斤卖钱,甚至还有市场专门交易废纸币。
![]()
这不是小说情节,也不是影视剧桥段,而是索马里兰和津巴布韦真实发生的故事。
那么,这些国家的钱是怎么变得一文不值的?
![]()
到处是钱却换不到米
在索马里北部,有个叫索马里兰的地方,从1991年开始就宣布“独立建国”,尽管一直没人承认它是个真正的国家,但他们还是搞出了自己的政府、军队和货币。
可问题在于,这种“国家行为”,没能让他们的货币变得值钱。
当地的索马里兰先令面额越印越大,500、1000、5000先令随处可见,1美元能换回将近8000索马里兰先令。
![]()
当地人把钱放在家里像堆柴火,不仅没用,还占地方,很多人干脆搬到露天市场,把这些钱论斤卖,一斤钞票卖1美元,有人甚至在厕所门口贴标语:“禁止用钞票擦屁股”。
这些“亿万富翁”,其实过得连温饱都保证不了,出门买菜要扛着麻袋,排队买面包时,身边都是几千万、几亿先令的“钞票山”,但这些钱,只能换来几根胡萝卜、一袋大米。
![]()
比起钱更泛滥的是一种叫“卡特”的植物,它长得像茶叶,吃起来像槟榔,嚼了以后会让人兴奋、压抑饥饿。
每天中午1点,索马里兰的大街小巷就会陷入一种“集体沉醉”状态,大家围坐一起嚼卡特,有的人甚至嚼到嘴里冒泡、嚼到精神恍惚。
政府官员也不例外,很多重大政策都是在他们“嚼嗨”的时候做的决定。
比如,继续大规模印钞的决定,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拍板的。
![]()
没有国际承认,也没有外资支持,他们只能靠印钱“自力更生”,造出来的纸币再让百姓去市场“当废纸卖”。
那么,如果没有国际金融的支持,靠印钞真的能维持一个国家的运转吗?
![]()
“亿万富翁”坐公交都不够钱
如果说索马里兰是没人承认的“有钱国家”,那津巴布韦就是曾经被承认的“纸币帝国”,这个国家的故事,更让人瞠目结舌。
![]()
早在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穆加贝成为领袖,起初还算富裕,是非洲著名的农业出口国,但到了90年代,国家财政吃紧,政府为了获取支持,承诺把白人掌控的农场分给黑人。
进入2000年,政府开始强行没收白人土地,农业体系被连根拔起,粮食开始大面积减产,出口锐减,外汇挣不到,国际社会一看情况不对,纷纷撤资、制裁。
国家没钱了,怎么办?印钞。
![]()
结果就是纸币像印刷品一样出炉,2006年以后,津元每天都在贬值,到了2008年,通胀率达到天文数字—超过2亿%,政府甚至印出了100万亿面额的纸币,但连坐一趟公交都不够。
有人用一大摞钞票去买一卷卫生纸,有人用几千万津元买一袋面粉,钱越印越多,越印越没用,最后政府不得不宣布:停用津元,改用美元、南非兰特等外币流通。
那时候,津巴布韦的人民成了“全球最穷的亿万富翁”,人均GDP跌破400美元,失业率超过80%。
![]()
可就算这样,津巴布韦政府还是没有放弃对本币的执念,2019年,他们重新尝试发行“新津元”,结果市场反应冷淡。
到了2024年,又搞出一套“黄金和美元”背书的新货币,用1亿美元现金和2.5吨黄金做支撑。
但老百姓早已失去信心,股市直接暴跌99.95%,商店的价格牌上依旧标的是美元,没人搭理新币。
![]()
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明知道印钞会带来灾难,还是反复走上这条路?
![]()
“有钱”背后的无奈与尴尬
索马里兰之所以要拼命印钞,是因为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是“隐形人”,没有任何国家正式承认它的主权,也没有国际货币组织的支持。
没有外资、没有出口、没有外汇,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印钱换生活。
![]()
印出来的钱虽然不值钱,但总比没有钱强,哪怕只能换一包盐、一把米,也比空着手好,移动支付系统曾经被寄予厚望,但问题是,系统再先进,背后支持的还是那一堆没用的纸币,最后大家还是回归“现金交易”。
津巴布韦的情况则更复杂,土地改革本来是为了公平,但过程太急太乱,农业崩溃是肉眼可见的结果。
政府为了解决财政赤字,不断印钱,反而让老百姓的生活一落千丈,最终变成了“拿麻袋送钱,买不来一瓶水”的社会现实。
![]()
这背后除了政策失误,还有官僚腐败、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白人走了,黑人农民缺技术、缺资本,种不出粮食,外资撤了,国家没有出口,没法换外汇,政府只能靠印钞“拆东墙补西墙”。
对比中国,不管是面对金融危机还是粮食问题,始终坚持稳字当头、规划优先,就像中国近年来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拓展“一带一路”,都是在为本国货币争取更大话语权。
我们不是靠印钱让国家看上去富有,而是靠产业、科技、外贸撑起国力。
而在津巴布韦和索马里兰,纸币只是“表面繁荣”的遮羞布,撕开之后,是通胀、饥饿、失业和绝望。
![]()
结语
索马里兰和津巴布韦的钱虽然多得数不过来,但背后是经济体系的失序与社会秩序的混乱,真正的“有钱国家”,从来不是看谁印的钱多,而是看谁能把钱变成民众生活的保障。
对中国来说,这些教训值得警醒,更是证明做好内政、稳定金融、提升产业的重要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