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特殊"见证者":从古人以贝易物的原始交易,到如今便捷的电子支付,货币的形态虽变,却始终承载着经济脉络与文化基因。在佛山高明荷城的灵龟公园内,一座与唐代龙窑遗址、明代灵龟塔为邻的小众博物馆,用上万枚跨越夏商周至今的钱币,铺展开一部鲜活的中国货币史。这就是广东省唯一对外开放的私立专业钱币博物馆——高明世纪钱币博物馆,一个让时光在方寸之间流转的文化秘境。
![]()
佛山高明灵龟公园本身就是一处浸润着历史气息的宝地。临江而建的龟峰山形似匍匐的神龟,相传远古时为驱散毒瘴、收服猛兽而化身为山,护佑一方百姓安宁 。明代万历二十九年,乡人感念神龟恩德,在山上修建灵龟塔,如今这座高32.3米的八角七层砖塔,已成为西江航道上的文化地标,与不远处的唐代龙窑遗址共同构成了高明的历史文脉核心 。世纪钱币博物馆选址于此,仿佛是历史的自然衔接,让货币文化与古建遗址相映成趣,漫步其中,既能感受江风拂面的惬意,又能沉浸在千年文明的熏陶里。
![]()
![]()
高明世纪钱币博物馆的诞生,源于一位收藏家的执着与热爱。馆主叶晖18年前参观一场历代货币展后,便萌生了创办专业钱币博物馆的念头。2002年,他正式注册成立博物馆,历经四次迁址,最终于2005年扎根灵龟公园。为了让馆藏更完整、展示更生动,叶晖不断扩充藏品、升级场馆,截至2021年已完成9次改造,如今馆内展出的货币数量已达5万余件(枚),涵盖了从夏商到新中国的完整货币体系 。从普通藏家到珠三角地区知名的钱币收藏专家,叶晖用数十年光阴,将个人爱好酿成了惠及大众的文化盛宴,这里也早已成为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人在触摸钱币温度中读懂历史。
![]()
这个秋天来到高明,我专门来了一趟这座钱币博物馆,走进的一刻,仿佛踏入一条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这里的钱币全部按历史时间轴有序排布,从夏商的实物货币到明清的宝文钱,从民国的纸币到现代的纪念币,清晰勾勒出中国货币的演变轨迹。展柜里,一枚枚钱币安静陈列,有的带着清晰的花纹图案,字迹遒劲有力;有的则因年代久远,铜绿斑驳,字迹模糊难辨;还有些整串未分离的古钱,表面仍附着一粒粒泥沙,仿佛刚从历史的尘埃中被唤醒。
![]()
![]()
在展厅,除了传统的立式展柜,这里还设有地下玻璃栈道,将部分钱币藏品立体陈列。游客轻轻俯身,便能透过透明玻璃,从不同角度观赏下方或方或圆的钱币,仿佛置身于货币的长河之中,一路向前走,我看到了各个朝代的代表性钱币串联起清晰的历史脉络:
1、商代的"铜贝"是货币的雏形,见证了从物物交换到一般等价物的飞跃;
2、战国时期的"三孔布"和楚国"殊布当釿"造型独特,前者因首有三孔得名,后者体长腰瘦、币文似燕尾垂挂,背文"十货"意为可当十枚铜贝使用,尽显战国四大货币体系的多样性;
3、汉代的"一刀平五千"做工精湛,刀形币身上的"一刀"二字以黄金镶嵌,既是流通货币,也是精美的工艺品;
4、唐代的"得壹元宝"字迹雄健,背后是安史之乱的动荡岁月;五代十国的"广政通宝"则见证了分裂时期的地方货币特色 。
5、宋辽金西夏时期的钱币更是展现了文化交融的魅力。宋代的年号钱书法各异,宋徽宗御笔书写的瘦金体"崇宁通宝",笔锋犀利、铁画银钩,堪称钱币书法艺术的巅峰;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仿制品,則诉说着北宋四川地区商业繁荣催生的金融创新——由于铁钱笨重不便携带,商人发明了纸质兑换券,最终发展为官方法定货币,成为现代纸币的鼻祖 。
6、明代的"大明通行宝钞"面积硕大,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钱币;民国时期的60亿元纸币,则成为那段通货膨胀历史的特殊见证,让人体会到稳定货币体系对民生的重要性 。
![]()
![]()
每一枚钱币背后都有属于它的历史故事,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在这里,会发现有许多珍贵的展品:
1、馆藏的珍品中,不乏震惊业界的"货币之最":世界最早的天然贝币温润光洁,这枚来自印度洋的海贝,在商周时期既是贵族的饰品,也是平民的交换媒介,因其稀缺性和易携带性,成为最早的实物货币之一,许多与财富相关的汉字如"财""货""贡"都以"贝"为偏旁,足见其深远影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枚仅4毫米的"秦半两",作为世界最小的钱币,它虽小巧玲珑,却见证了秦始皇统一货币的重大历史变革——正是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货币的基本样式 。
![]()
2、镇馆之宝"光绪通宝八角形宝广局机制样币"更是堪称稀世珍品。这枚钱币打破了传统圆形方孔的设计,整体呈八角形,内为中空正方形,正面"光绪通宝"四字端庄规整,背面铸刻满文"宝""广"二字。叶晖馆长介绍,这是当年供皇帝定夺的试铸样币,比流通货币大两三倍,世上仅存3枚,另外两枚分别藏于福建和新加坡。为了收藏这枚钱币,据说叶晖足足等待了8年,多次登门造访藏家,最终以诚意打动对方,才让这件国宝级藏品得以公开亮相 。
![]()
3、另一枚镇馆之宝"祺祥通宝小平母钱",则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这枚钱币是我国货币史上使用时间最短的钱币,存世仅69天。1861年,晚清工部、户部刚铸造祺祥通宝,慈禧太后便联合恭亲王发动"祺祥政变",废止"祺祥"年号,停铸此币,使其成为货币史上的"短命珍品" 。
![]()
![]()
来到佛山高明世纪钱币博物馆,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这里是考证货币发展的实物资料库;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能近距离观赏稀世珍品,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而对于普通游客,哪怕只是随意漫步,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收获知识。有家长带着孩子边看边讲解,让孩子在触摸历史中理解"一钱不值""腰缠万贯"等成语的由来;有老人在民国纸币前驻足良久,回忆着过往的生活岁月;还有年轻人对着奇特的战国刀币、布币拍照打卡,在社交平台分享这份独特的文化体验。
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十分友好,每天09:30-12:00、14:00-17:00对外开放,逢周一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方便市民和游客合理安排行程。无需门票,只需一份对历史的好奇,便能在这里度过一段充实的时光。参观之余,还可以登上灵龟塔俯瞰西江美景,探访唐代龙窑遗址,感受"古塔、古窑、古钱币"三位一体的文化魅力,让高明之行充满历史厚重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