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受聘为中央财经大学名誉教授并作专题讲座。
在聘任仪式上,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发表致辞,并为阿吉翁教授佩戴校徽、颁发聘书。他表示,学校聘任阿吉翁教授为名誉教授,既是对阿吉翁教授卓越学术成就的礼赞,也是学校深化国际化进程、拥抱世界学术前沿的生动写照。办学七十六载,中财大始终坚守初心,多学科并进,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学校与多位诺奖得主结下深厚学术渊源,此次与阿吉翁教授携手,是学校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又一里程碑,期待在多领域开展高层次学术合作,促进跨学科研究与国际交流,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
聘任仪式后,阿吉翁带来题为“熊彼特式研发创新与人工智能的力量”的专题讲座。他从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概念切入,阐释了新技术替代旧技术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并指出熊彼特式增长范式内含“垄断利润既激励创新、又可能抑制进入”的内在张力。通过鲜活案例与详实数据,展示了该范式在解释中等收入陷阱、市场集中度上升、企业加成、技术追赶和不平等等重大经济现象中的强大解释力。在谈及人工智能的经济影响时,阿吉翁批驳了“AI主要带来就业替代”的悲观观点,基于最新研究论证了AI在提高生产率、创造新任务和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强调需通过促进竞争、加强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等政策设计,释放AI的增长潜力。
菲利普·阿吉翁简历
![]()
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教授是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任法国法兰西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并担任经济绩效中心研究员。他是计量经济学会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会士。阿吉翁教授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经济增长理论。他与彼得·豪伊特共同开创了熊彼特增长范式,该理论随后被广泛用于分析增长政策的设计及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2001年,菲利普·阿吉翁荣获“伊尔约·雅恩松奖”,以表彰他作为45岁以下欧洲杰出经济学家的卓越成就;2009年,他获得冯·诺伊曼奖;2020年,他与彼得·豪伊特被授予BBVA“知识前沿奖”,以表彰他们在经济增长研究中所做的开创性贡献。2025年,阿吉翁教授因“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与乔尔·莫基尔和彼得·霍威特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编辑、审核:吴佳阳
版权声明:本文由“ TOP大学来了 ” 综合 自“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