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加格达奇林业局围绕野生动物保护与冬季森林资源管护核心任务,统筹部署、精准发力,通过构建立体巡护网络、科技赋能监测预警、深化宣传联防联控等多重举措,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
针对冬季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违法行为高发态势,各林场科学制定巡护方案,动态调整防控策略,构建起“分区包干、重点攻坚、全域覆盖”的立体巡护体系。白桦林场组建专项流动巡护组,以主要公路、重要支线及生态敏感区域为核心划定责任网格,配齐专用车辆与巡护人员,精准破解干线周边巡护薄弱问题;翠峰林场实行班子成员分片督导机制,聚焦交通干线、林区要道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关键区域,加密巡查频次,确保巡护工作全天候、无间断;加东林场巡护人员细致排查雪地足迹、野生动物巢穴等痕迹,精准掌握物种活动规律,同时加大对私拉烧材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排查整治力度,实现保护与管护“双推进”。
![]()
在传统人工巡护基础上,林业局积极推动管护模式从“人力巡查”向“人防+技防”转型,大幅提升保护工作精准度与效能。那都里林场运用无人机巡护系统,充分发挥其机动灵活、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有效突破车辆难以抵达的偏远山区、密林等区域限制,实现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活动轨迹、健康状况的“无死角”监测。无人机搭载的实时影像回传、精准坐标锁定等功能,不仅为种群动态研究、栖息地保护等提供了翔实的科学数据支撑,更对非法盗猎等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构建起“空中巡查+地面防控”的立体化监测格局。
![]()
林业局将宣传教育与联防联控作为源头治理的关键抓手,多维度凝聚保护合力。白桦林场、那都里林场等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悬挂警示条幅、发放普法手册、入户面对面宣讲等传统方式,结合网络平台、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体渠道,全方位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及生态保护知识,切实提升林区群众法律意识与自觉保护意识。翠峰林场严格落实卡口管理责任,对进出林区的车辆、人员逐一核查登记,严防非法携带、运输野生动植物制品,并与辖区内营林生产经营单位签订资源保护责任书,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同时,全局统一建立健全违法线索举报机制,公布举报电话、畅通反馈渠道,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监督,营造出“人人关心生态、人人参与保护”的群防群治良好氛围。
![]()
在强化预防管控的基础上,林业局坚持“零容忍”态度,组织各林场持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切实巩固生态保护成果。那都里林场、白桦林场等重点开展“巡山清套、清网、清夹”专项行动,对林区全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清理拆除捕鸟网、兽夹等非法猎具,从源头上消除野生动物生存威胁;严格落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责任,建立“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的快速响应机制,筑牢疫病传播防控防线。显著降低了野生动物生存风险,为生态安全筑牢“法治防线”。
图片:各基层单位
编辑:林佳晨
初审:赵子敬
复审:张丽莉
监制:孙晓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