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阿姨,您这个血糖变好了,最近做了什么吗?”54岁的王阿姨听到医生说这话时,满脸诧异。原来,几个月前她还为自己“没法碰甜食”而烦恼,每天都要掂量着吃饭。
但最近体检时,医生却惊讶地告诉她:空腹血糖较上次下降了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也稳定在6.1%,这让她既高兴又好奇。
其实,身边像王阿姨这样的例子不少:不是血糖高了才有感觉,而是血糖变正常,也有信号悄悄冒出来。
你是否也发现自己精力恢复了、口渴减轻了?这未必是巧合,很可能意味着你的身体在向“健康轨道”靠拢。那么,身体出现哪些迹象,可以提醒我们血糖正慢慢恢复?
![]()
你的身体,正在用这些“小变化”给你发信号。现在就来对照看看,你有没有出现以下7个迹象。
不少朋友以为,“血糖正常就是没症状”,其实这只是片面看法。哈佛大学一项包括2200人的长期随访研究发现:血糖向好的方向调节时,身体生理反应会同步优化,一些微妙变化甚至比检测早一步出现。
比如,以糖化血红蛋白为例,医学上普遍认为5.7%-6.4%属于“糖尿病前期”,不少人就是在“擦边球”过程中身体逐渐恢复的。如果你能察觉到这7大迹象,说明自己就处在这个“可逆区间”,只要继续坚持,极大概率能彻底远离糖尿病门槛。
![]()
晨起精力提升。以前总觉得早晨起不来,精神萎靡,现在一觉醒来头脑清醒,活动能力增强。这往往说明夜间血糖更稳定,身体细胞能正常利用葡萄糖供能,减少了因血糖波动导致的“假疲劳”。
容易口渴的现象明显减轻。很多糖友长期“口干舌燥”,血糖慢慢恢复时,渴感下降,说明肾脏过滤压力减少,体内水分代谢趋于正常。
夜尿次数减少,睡眠质量提高。医学统计显示,76%的高血糖人群有夜尿困扰。当你发现夜里不用频繁起夜、睡眠变深,往往代表血糖、肾功能都在同步改善。
![]()
指甲颜色红润有光泽。这点常常被忽视。原理是高血糖状态下末梢循环差、指甲发干发暗,血糖恢复后微血管灌注变好,指甲恢复健康红润。许多营养师都以此观察患者恢复进展。
体重逐渐平稳,不再异常波动。有效控糖能减少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也变得规律。这类人不容易出现“莫名瘦”或“像气球一样反复胖瘦”。
皮肤瘙痒明显缓解。长期高血糖容易皮肤干燥、瘙痒,甚至溃疡感染。随着血糖好转,皮脂腺功能恢复,皮肤屏障修复,瘙痒症状自行缓解。
口腔异味、牙龈红肿慢慢消失。糖友容易“口气重”“牙龈脓肿”。当这类问题好转时,往往是体内慢性炎症减轻,血糖波动控制得更好的表现。
![]()
如果你已经发现上述信号,恭喜你!但必须提醒:血糖能否持续向好,关键还在于日常坚持。这几招有助你稳住好状态:
饮食控碳水:主食尽量用粗粮杂粮代替精米面,每天精制碳水化合物总量建议低于250g,少吃高糖点心。
有氧运动:快走、骑行、游泳都能有效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坚持150分钟,而且每次时间需达30分钟以上。
![]()
控制体重与腰围:腹型肥胖人群要重点关注,尤其是女性腰围需<80cm、男性<85cm。
规律作息:晚睡、熬夜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建议每晚睡足7小时,每天固定时间入睡、起床,避免“生物钟错乱”。
定期监测血糖:家用血糖仪每周自测2-3次,记录波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饮食和用药。
心理调适放压力:长期紧张会升高皮质醇,引发血糖波动。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太极等舒缓情绪。
遵医嘱用药:若有用药史,须调整药物需由医生评估后进行,切忌擅自减药或停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