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在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组织开展的“大运河文化带”暑期本科生综合实习实践中,9名学生组成一支跨学科实践小组奔赴江苏淮安,开展了为期五天的运河考察调研与实践。近日,该组完成提交实习实践成果,运用轻量化增强现实(AR)技术,为淮安古老的漕运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尝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新路径,用科技与创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行前准备:跨学科团队组建
本组由斯韵霖、王浩然(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韩雨白、何颖(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雷文婧(小学教育专业)、史雪容、索朗卓玛(文化遗产专业)、郑雯誉、朱孝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组成,融合了文化遗产、地理信息、大数据、教育等多学科背景,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多角度的专业支撑。实践开始前,小组明确了研究目标:通过轻量化AR技术,解决大运河淮安段文旅体验中存在的展示同质化、互动性不足等问题。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准备通过实地考察、游客访谈、素材采集等方式,为“交互赋能漕运记忆”的课题研究积累一手资料。
实地考察:深入运河遗产核心区
7月8日起,小组成员们先后考察了惠济祠遗址、高家堰镇水铁牛、周桥大塘等水利工程遗址,深入了解古代水利智慧。在惠济祠遗址,通过乾隆御制石碑,感受了淮安作为运河管理枢纽的历史地位;在高家堰,研究了作为水位标尺与精神图腾的镇水铁牛,理解了“九牛二虎一只鸡”的镇水体系。
![]()
(镇水铁牛)
7月10日,小组成员们来到漕运总督部院遗址与中国漕运博物馆,通过访谈博物馆工作人员,深入了解漕运历史。“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第一次把国家的南北方用一条河流串联起来”,博物馆讲解员刘老师的介绍让成员们对漕运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理解。在考察过程中,小组特别关注了各景点的数字化现状,发现漕运博物馆等场所尝试了AR等数字技术,不过覆盖范围有限,体验不连贯,尚未形成系统化应用。
![]()
(漕运博物馆展板)
![]()
(河下古镇AR实景AI数字人智慧导览)
调研工作:精准把脉游客需求
实践期间,小组开展了系统性的调研工作,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了解游客在不同景点的旅游痛点、对AR技术的需求与期待。调研发现,不同游客群体针对不同景点存在不同痛点,对数字化体验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需要服务方根据不同痛点与需求提供不同的文化旅游体验服务。
![]()
(部分调研数据)
研究成果:构建AR文旅新方案
基于实地调研,小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轻量化AR+集章式交互”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三个创新点:一是空间数据活化,将漕运遗址转化为可交互的AR任务链,打造“运河时空走廊”AR互动地图;二是运营闭环构建,设计“线上小程序集章+线下AR实体文创”双轨同步机制,实现可持续运营;三是情感认同提升,通过情境叙事与多媒体情感设计,增强用户对运河文化的认同感。研究还验证了“集章式交互”对提升年轻群体文化认同的有效性。数据显示,集章游戏化设计能将游客从“被动参观”转化为“主动探索”,显著提升其文化接触频率。
文创成果:小程序与AR模型落地
小组开发了网页“淮安AR打卡”,实现了AR实景无缝访问与集章集成。用户通过扫码即可查看景点知识、参与AR打卡集章,大大降低了技术使用门槛。
![]()
(AR网页UI Demo)
针对不同遗产点,小组设计了定制化AR文创产品:如“铁牛镇水”AR纪念徽章,预计扫码可触发铸造铁牛的历史故事动画;“漕运枢纽”AR明信片,扫码可观看古闸开闭动态模拟。
科普成果:科普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设计了两个科普课程。其一,以河流形态为切入点,将自然界的变化现象与数学图形学习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河流图像、描画其轮廓并进行比较,设想使用AR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大运河的变迁。其二,在时间轴上串联起“古代漕运船—不同时期演变—现代运河船”,教师扫描学生提取出的较为准确的简化图形,可看到简化图形对应的不同朝代的3D模型或动画,模拟实物外观、船体结构、漕运行船过程、历史场景等。通过科普课程,帮助小学生从直观观察过渡到抽象理解,深化他们对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认识。
![]()
(科普课程设计1)
![]()
(科普课程设计2)
在实践活动中,小组成员们还参观了吴承恩故居、周恩来故居,感受到淮安深厚的文化底蕴。 “周恩来总理的‘仁善’源于家庭熏陶,‘志向’植根于对国家命运的担当,这启示我们应将个人行动与时代责任相连。”通过这次实习实践,期待推动淮安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播,让千年漕运记忆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本组的研究努力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新思路,也为同类线性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可复制的范式。(斯韵霖)
(大运河新闻热线:18611735190)
![]()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董明
三审 晖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