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第十九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糖尿病防治与健康守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糖尿病引发的诸多并发症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作为致盲风险极高的眼部问题,往往因早期症状隐匿而被忽视,给患者的视力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潜在威胁。
在“世界糖尿病日”的关键节点,北京华厦民众眼科医院开展“控糖护眼,幸福起航——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科普大讲堂,以专业之力搭建健康桥梁,为广大患者点亮清晰视界的幸福之路。
![]()
血糖波动,引发视力不可逆危机
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稳居全球首位,高碳水饮食结构让血糖波动成为糖友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长期高血糖会严重损害眼底健康,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并发症,其核心危害在于引发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黄斑作为眼底负责中心视力的关键区域,一旦因血糖波动导致血管渗漏、水肿,视力损伤便会悄然发生。更令人后怕的事,这种损伤不可逆。初期表现为视物模糊、视物变形,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发展为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让往后余生都陷入黑暗。讲座中,北京华厦民众眼科医院疑难眼底病科主任陈建霞将“糖网”危害娓娓道来。
![]()
陈建霞主任表示,糖尿病性眼病非常隐匿,同时发展缓慢,等到要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早发现、早排查’成为有效防控的关键”。陈建霞主任通过“阿姆斯勒方格表”让糖友们自查是否有糖尿病性眼病病变,及时捕捉眼底病变的早期信号。
主动与坚持,不给“糖网”复发机会
“眼底病患者数量众多,疾病的主动治疗与规范管理的诊疗率还远远不够。很多患者直到面临不可逆的致盲风险、视力大幅下降时,才真正关注眼底疾病,这时候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面对黄斑水肿的威胁,“出现症状再治疗”的被动心态早已成为慢性眼病的大忌。陈建霞主任强调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必须坚持“点、面结合”,既要把控全身慢病管理的“面”,也要精准突破眼部病灶的“点”。
![]()
陈建霞主任表示,全身系统治疗以平稳血糖、血压、血脂为核心,从根源上减少“高糖代谢”对眼底血管的损伤;眼部精准治疗通常以“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药为首选的多元化方案,配合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手段,实现对病灶的靶向干预。
“抗VEGF药物通过眼内打针的方式,将药物精准输送至黄斑区,抑制异常血管渗漏,修复受损视网膜,就像提前扑灭“活火山”的喷发隐患。但治疗的关键在于坚持。”陈建霞主任通过案例与数据展示眼底疾病科学的治疗周期,并用比喻的方式生动阐述了初始期与维持期的治疗方案和效果。“治疗带来的视野改善,往往需要在规范疗程中逐步显现。”
控糖+护眼,守护“视界”刻不容缓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防控从来不是“一劳永逸”,而需要终身守护。“控糖与护眼的双向发力,才能守住清晰的视界。”陈建霞主任与患者互动时表示,即使已经进行有效治疗,但是依旧要重视对全身性的血糖、血压、血脂的严格管控,在饮食上、运动上注意对生活细节的管控,从根本上延缓病情进展。
![]()
“未雨绸缪,打造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模式,守护眼底健康。”陈建霞主任呼吁广大患者不仅要主动控制血糖,参与科普学习,更要在治疗后保持规律随访,避免因病情稳定而忽视长期管理。“糖尿病性眼病始终存在复发风险,“唯有将‘控糖’作为终身习惯,将‘护眼’融入日常生活,才能主动阻止疾病复发,让清晰视力长久相伴。”
![]()
“愿每一位糖友都能筑牢眼健康防线,让清晰视力陪伴精彩人生。”与糖尿病性眼病的博弈,不在于一时的取胜,而是要从“畏惧失明到主动防控,从被动治疗到长期管理”。唯有建立科学的“防、控”理念,才能在清晰视界中占据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