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入冬,血糖波动的人明显多了,尤其糖尿病人,一不小心就进了医院。问题是,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当回事。
![]()
医生一次次提醒:糖尿病不痛不痒,但后果比你想象得严重得多。尤其在寒冷季节,血管收缩、基础代谢率升高,血糖更容易失控。
为什么一到冬天,糖尿病人问题频发?背后是生活中的一连串小细节没做好。不该吃的吃了,不该做的做了,本来可以稳住的血糖,结果失控得不明不白。
医生总结了临床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归结出“4不吃,3不做”,每一条都踩中糖尿病人的雷区。
不吃这些东西,不是为了忌口,是为了保住器官。糖尿病不只是糖的问题,是全身的代谢系统出了毛病。
![]()
从眼睛到肾,从心脏到脚趾,没有一个器官能幸免。控制血糖不是目的,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别让并发症提前找上门。
第一个不能碰的,是高升糖指数的精制碳水。
白馒头、白米饭、面条、糕点,看着普通,升糖却特别快。研究显示,这类食物的GI值常在70以上,吃下去后血糖会在短时间内飙升。
![]()
长期这么吃,哪怕用了降糖药,也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对血管就是一种持续性伤害。
第二个要严格限制的,是含糖饮料。
别小看一瓶饮料,含糖量动辄超过40克,直接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摄入上限。更关键的是,液体糖吸收更快,对胰岛负担极大。
无论是全糖奶茶、果汁饮料,还是所谓的“低糖”饮品,糖尿病人都要避开,不存在“少喝点没关系”。
![]()
第三个不能吃的,是红烧、蜜汁、高油高糖的菜肴。
这类菜表面看着是咸口,其实糖分不少。糖和油同时摄入,会让血糖和血脂一起升高。
很多糖尿病患者血脂也异常,这类食物等于双重打击。医生在门诊经常发现,控制不好血糖的患者,饮食中这类菜是常客。
第四个必须远离的,是各种甜点和零食。
![]()
饼干、蛋卷、蛋糕、糖果,这些食品不仅糖分高,还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对胰岛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冬季一宅在家,就爱嘴馋吃零食,结果就是血糖悄悄飙上来。
说完“4不吃”,再看“3不做”,这三件事一旦做了,再好的控糖计划也跟不上。
第一不能做的,是久坐不动。
冬天冷,很多人窝在沙发上一坐就是半天。问题是,肌肉活动减少,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下降,血糖就更难控制。
![]()
研究表明,每坐一个小时,就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约10%。特别是老年糖尿病人,久坐还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变差,糖尿病足风险增加。
第二个要避免的,是擅自停药或乱加药。
有些人看到血糖降下来了,就自作主张停药,或者听信偏方乱吃药。这种行为非常危险。糖尿病是慢性病,药物调整必须基于血糖监测和医生评估,擅自调药,很容易引起低血糖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第三个必须警惕的,是忽视监测,凭感觉判断血糖。
很多患者不喜欢测血糖,觉得自己“感觉还行”。但糖尿病早期和波动期往往没症状,靠感觉判断极不靠谱。
特别是天气变化时,基础代谢、饮食结构和活动量都会变,不测血糖就等于闭着眼开车,风险极高。
除了这些“硬规矩”,医生还有一些从实际经验总结的建议。
糖尿病人冬天最怕冷,怕冷的不只是身体,还有胰岛。寒冷会让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升高,使得血糖升高。
![]()
穿暖、保温,不是小事,是控糖的大事。尤其是下肢保暖,脚凉会让血管收缩,增加糖尿病足风险。
食物结构要调整,但不是一味清淡。很多人理解错了“控糖饮食”,以为就是只吃青菜和粥。这其实会导致营养失衡,反而影响身体抵抗力。
正确做法是:控制总热量,减少精制碳水,多摄入高纤维蔬菜、优质蛋白、少量脂肪,形成平稳血糖的饮食结构。
不要用水果代替蔬菜。很多糖友喜欢吃水果,觉得是“天然的”。但水果的糖分不低,尤其是榴莲、芒果、葡萄、香蕉等,升糖指数高。
医生建议,糖尿病人每日水果摄入不超过200克,并且最好选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餐后血糖叠加
![]()
控制情绪,也是在控制血糖。冬季抑郁情绪高发,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焦虑、紧张会让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增加,从而抬高血糖。
糖尿病人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波动,适当做一些低强度运动或者听音乐放松,对控糖非常有帮助。
睡眠规律,是被低估的控糖关键。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短于6小时或超过9小时的人,胰岛素抵抗更明显。冬天日照时间缩短,容易影响生物钟,糖友们要尽量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医生还提醒一个被忽略的危险:感冒发烧会让血糖飙升。感染时,身体分泌更多升糖激素来应对压力,导致血糖突然升高。
![]()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期,糖尿病人要特别小心,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并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调整药物。
脚部护理必须重视。糖尿病足往往从一个小水泡开始。
冬天穿鞋袜要宽松透气,避免压迫;每天洗脚后要检查是否有破皮或冻伤;不要用热水袋烘脚,避免烫伤。糖尿病人的神经末梢敏感度下降,轻微伤口也可能发展成严重感染。
不要迷信“天然药材”或“偏方控糖”。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或草药能替代降糖药。很多所谓“天然控糖食物”,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可能掩盖病情。真正有效的控糖手段,仍然是基于科学监测、合理用药与生活干预的综合管理。
总结一句话:糖尿病不是靠忍,是靠懂。
![]()
不吃该忌的,不做该防的,警惕季节变化的影响,做好每一个基础动作,血糖才能稳得住。别老想着“反正我感觉还行”,糖尿病的麻烦,往往是在你感觉不到的时候就开始了。
糖尿病人不是不能过冬天,而是不能掉以轻心。医生说这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看过太多因为一个细节没注意,结果酿成严重并发症的例子。
如果你是糖尿病人,这4不吃、3不做,你都做到了吗?
参考文献: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 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管理建议与饮食控制原则(2021年更新)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