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些“蹩脚”的谐音梗,本质上是迪士尼主动递到你手上的“社交抓手”。
![]()
![]()
《疯狂动物城2》官宣角色海报,大玩谐音梗
入乡随俗,哪怕无法鞭辟入里,哪怕抽象一点,哪怕甚至有点尴尬,只要方向对了,也不会吃亏。
显然,一向高冷的迪士尼,也get到了“入乡随俗”的精髓。
这不,迪士尼发布了最新的角色海报,跟各大影院互动,大玩儿谐音梗,入乡随俗了一把。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一个谐音梗爱好者,就能get到这些梗的水平如何:
百丽宫影城:海狸(宝狸)→“宝狸宫影城”:
![]()
图:迪士尼中国,下同
博纳影城:豹警官→“豹纳影城”:
![]()
CGV 影城:犀牛→“犀GV” 影城:
![]()
横店电影城:树懒闪电→“横电电影城”:
![]()
上影影城:蛇(嘶)→“嘶影影城”:
![]()
太平洋影城:绵羊(躺平羊)→“躺平羊影城”:
![]()
UME 影城:鼬→“鼬 ME” 影城:
![]()
万达影城:马(万哒)→“万哒影城”:
![]()
万象影城:大象(万象)→“万象影城”:
![]()
星轶影城:蜥蜴(星蜴)→“星蜴影城”:
![]()
我觉得啊,除了闪电那个谐音梗,稍微有点意思外,其他大部分谐音梗,都有点牵强,拿到脱口秀绝对会被扣分的那种。
用一个词 来概括,那就是:蹩脚。

迪士尼还很贴 心地制作了一个点赞特效,只要点赞海报贴,就可以看到狐尼克和兔朱迪的动效:

虽然蹩脚,但蹩脚得憨态可掬,非常可爱,甚至有点上头。
这不得发个朋友圈,晒一波?
![]()
为什么“蹩脚”的梗,反而是高招?
虽然蹩脚,这些“谐音梗”角色海报还是获得了网友的不少好评:
有人说这才是进入中国该有的态度:
![]()
有人说迪士尼一向重视中国市场,此前《疯狂动物城》破了好多记录:
![]()
有人则通过海报知道中国还有这么多影院:
![]()
有人点赞动效:
![]()
有人说迪士尼里面的疯狂动物城乐园,广告牌本土化也很成功:
![]()
有人说这些海报角色非常可爱:
![]()
互联网讲求一个真实,“完美”是无聊的,“高大上”是疏远的。
主动暴露“槽点”,才是第一生产力。
这些“蹩脚”的谐音梗,本质上是迪士尼主动递到你手上的“社交抓手”。
它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官方玩梗,最为致命”。
它不追求让你鼓掌,它追求让你“吐槽”。
而“吐槽”,正是社交媒体上最高烈度的参与行为。
如果一个梗“完美”:你的反应是“哇,好棒”,然后点个赞,划走。
如果一个梗“蹩脚”:你的反应是“哈哈哈什么鬼!”,然后立刻截图、转发、@朋友,冲进评论区写下你的“神吐槽”。
所以换句话说,通过“蹩脚”的创意,迪士尼主动放弃了品牌的“偶像包袱”,换来的却是海量的“自来水”式传播。
它不是在“发布”创意,它是在“引爆”话题。
![]()
真正的高手,在和B端“谈恋爱”
还有,你以为这组海报是仅仅拍给咱们观众看的吗?
不,这首先是迪士尼写给B端(各大影院)的一封封“定制情书”。
在电影行业,影院才是迪士尼最重要的“客户”和“渠道”。如何让影院心甘情愿地给你更多排片、更好的宣传位?
答案是:给足面子,深度绑定。
迪士尼没有用一张“通稿”海报发给所有影院,而是为每一个头部院线(太平洋、CGV、SFC……)都设计了专属物料。
这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你对我很重要。”
它不是简单地把Logo P上去,而是把影院品牌和《疯狂动物城》这个顶级IP的角色、特性、甚至是中文梗“焊”在了一起。
树懒闪电,就是横电电影城的。
“躺平羊”就是太平洋影城的。
“蛇”就是上影影城的。
“冲锋犀牛”就是CGV的。
这种“被偏爱”的满足感,是影院方无法抗拒的。它们会兴高采烈地在自家官微、APP、线下物料中主推这张“联名款”海报。
而迪士尼,兵不血刃地,完成了对最核心渠道的“策反”和“赋能”。这才是教科书级别的“B2B2C(Business-to-Business-to-Consumer)”营销策略。
![]()
“上头”的不是“谐音梗”,是背后的社交密码
那迪士尼这次为什么选择“谐音梗”呢?
“谐音梗”是中文互联网成本最低、传播最快的“社交货币”。
它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不需要你思考背后的深刻含义。
“Get到笑点”就在一瞬间,“转发分享”也就在一瞬间。
迪士尼通过这组“蹩脚”的海报,精准地戳中了本土化的“社交密码”:
主动“下凡”: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展示“我懂你,我也玩梗”的亲和力。
制造记忆点:“快去看‘躺平羊’,”比“快去看《疯狂动物城2》”在朋友间的传播,更具画面感和趣味性。
引流打卡:它甚至在暗示观众,“去上影影城看蛇”、“去太平洋看躺平羊”,为线下影院精准导流。
所以,迪士尼的谐音梗看似“蹩脚”,其实精明透了。
这整套操作,表面看是“创意偷懒”,实则从B端(影院)到C端(观众),从社交传播(槽点)到渠道(排片),全都被它算计得明明白白。
说来说去,让你“上头”的不是这些谐音梗,而是这套丝滑、精准、且高效的营销策略。
《疯狂动物城2》这波“蹩脚”的谐音梗海报,你给打几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