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刘雨欣 邓琳
地理课只能背诵知识点?NO!在湖北襄阳五中,高一同学的地理学习却是一场充满动手实践与创意迸发的奇妙旅程。11月15日,该校高一地理组精心策划的“地球的历史漫画版”与“火星基地”两项特色作业成果惊艳亮相,在校园内掀起一股地理实践的热潮。
![]()
作品展示
提起地球46亿年的历史,你是否觉得枯燥难记?高一新生们却用画笔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地球的历史漫画版”作业中,同学们化身漫画编剧和画师,将显生宙的混沌、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恐龙的兴衰等历史阶段,凝练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火星基地”项目则是飞向未来的实践,各小组通过精心制作的PPT、配有专业解说的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他们的火星家园设计方案。
![]()
作品展示
创作过程中,同学们也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与感悟。高一(25)班的陈佳明同学在绘制地球历史漫画时,为准确还原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场景,查阅了大量课本与拓展资料,不断打磨细节。他感慨道:“那些看似遥远的地质年代,原来蕴藏着如此生动的故事,这次创作让我真正爱上了地理。”
![]()
学生们的作品展示
高一(9)班祝宇航小组在设计火星基地的过程中,围绕能源供应、氧气循环等关键系统展开了多次讨论,力求每个环节都符合科学逻辑。组员们自豪地表示:“一次次思想碰撞,一次次方案优化,当设计成果最终呈现在展板上时,我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与知识应用的成就感。”
![]()
创意作品展示
“过去总认为地理就是记忆与背诵,直到参与地球历史漫画创作,我才发现这门学科可以如此有趣。”高一(24)班李沛凌同学分享道,“为了让作品兼具科学准确与艺术表达,小组成员不断调整思路。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让我们学会用创意视角看待学习。”
![]()
刘霖轲小组创作的火星基地
高一(16)班刘霖轲小组在火星基地项目中,从分析火星环境到设计防护与资源循环系统,每一步都紧密结合地理知识。他们由衷感叹:“虽然过程充满挑战,但当看到师生们在我们的展板前驻足讨论、频频称赞时,所有的付出都变得意义非凡。‘学以致用’带来的快乐,莫过于此。”
襄阳五中高一地理组组长饶青莹表示,为了让学生的创意既能天马行空,又能脚踏实地,备课团队提前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并创新性地引入小组分工与AI工具指导,为学生完成作业注入科技动能。“原本可能停留在纸面的作业,由此升华为一场探索热情与创新精神的生动实践。”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